萧飒

萧飒1953年3月4日),原名萧庆余,台湾小说家,曾经担任小学老师[3]。她的一些作品有拍成电影,如《我儿汉生》(1979年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二奖)、《霞飞之家》(1980年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电影《我这样过了一生》的原着)、《小镇医生的爱情》(改编为同名电影)[4]、《唯良的爱》(改编为电影《我的爱》),她也参与多部电影的编剧。一般来说,她的作品被归于台湾女性文学。

萧飒
出生萧庆余
(1953-03-04) 1953年3月4日
 中华民国台湾省台北市
笔名萧飒
职业小说家
国籍 中华民国
教育程度
  • 淡江文理学院(今淡江大学)中文系肄业
  • 台北女子师范专科学校(今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毕业
  • 铭传大学 应用中国文学系硕士在职专班 毕业
创作时期1968年至今
主题女性文学、人性
代表作
  • 我儿汉生
  • 霞飞之家
奖项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二奖
1979 我儿汉生

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1980 霞飞之家
中兴文艺奖
1983 爱情的季节
时报文学奖小说推荐奖
1984 《小叶》等四篇[1]

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
1985 我这样过了一生[2]
配偶张毅
1976年结婚—2000年离婚)

婚姻

除了文学之外,萧飒与导演前夫张毅的婚变过程,也是1980年代中期台湾相当具有话题的社会新闻。1986年10月18、19日,她于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给前夫的一封信》[5]。以公开信为体裁的文章里面,公开指责张毅、女演员杨惠姗,是为台湾女性头一次公开离婚过程。在1980年代中期,民风仍保守的台湾社会(一般舆论同情元配萧飒,交相指责前夫与第三者杨惠姗,迫使两人退出影坛),注入相当新颖的女性意识,同时也是台湾女性主义擡头的主要关键。

作品

小说

  • 《长堤》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
  • 《日光夜景》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7年
  • 《二度蜜月》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8年[6]
  • 《我儿汉生》台北:九歌出版社,1981年[7]
  • 《霞飞之家》台北:联合报社,1981年[8]
  • 《如梦令》台北:九歌出版社,1981年[9]
  • 《爱情的季节》台北:九歌出版社,1983年[10]
  • 《死了一个国中女生之后》台北:洪范书店,1984年[11]
  • 《少年阿辛》台北:九歌出版社,1984年[12]
  • 《小镇医生的爱情》台北:尔雅出版社,1984年[13]
  • 《唯良的爱》台北:九歌出版社,1986年[14]
  • 《返乡劄记》台北:洪范书店,1987年[15]
  • 《走过从前》台北:九歌出版社,1988年[16]
  • 《如何摆脱丈夫的方法》台北:尔雅出版社,1989年[17]
  • 《单身薏惠》台北:九歌出版社,1993年[18]
  • 《皆大欢喜》台北:洪范书店,1995年[19]
  • 《逆光的台北》台北:九歌出版社,2015年[20][21]

文学

  • 《金瓶梅中之富商西门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22]

编剧

奖项

联合报文学奖

年份 获提名 奖项 结果
1979年 我儿汉生 短篇小说奖第二奖 获奖
1980年 霞飞之家 中篇小说奖 获奖

中兴文艺奖

年份 获提名 奖项 结果
1983年 爱情的季节 中兴文艺奖 获奖

时报文学奖

年份 获提名 奖项 结果
1984年 《小叶》等四篇 小说推荐奖[1] 获奖

金马奖

年份 获提名 奖项 结果
1985年 我这样过了一生(萧飒、张毅) 第22届金马奖 最佳改编剧本[2] 获奖

金钟奖

年份 获提名 奖项 结果
2005年 孤恋花(萧飒、陈世杰) 第40届金钟奖戏剧节目编剧奖[27] 提名

参考数据

  1. . 时报文学奖. [2020-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中文(繁体)).
  2. . 中华民国文化部. [202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中文(繁体)).
  3. . 2012-06-19 [202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8).
  4. . 2012-01-08 [2020-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0) (中文(繁体)).
  5. 『给前夫的一封信』---萧飒.BabyHome.2005-11-03
  6. 萧飒. . 台北: 联经出版公司. 1978. ISBN 9570813016 (中文(繁体)).
  7. 萧飒. . 台北: 九歌出版社. 1981. ISBN 9575601408 (中文(繁体)).
  8. 萧飒. . 台北: 联合报社. 1981. ISBN 9570801549 (中文(繁体)).
  9. 萧飒. . 台北: 九歌出版社. 1981. ISBN 9789575600129 (中文(繁体)).
  10. 萧飒. . 台北: 九歌出版社. 1983. ISBN 9575600983 (中文(繁体)).
  11. 萧飒. . 台北: 洪范书店. 1984. ISBN 9579525935 (中文(繁体)).
  12. 萧飒. . 台北: 九歌出版社. 1984. ISBN 9575600762 (中文(繁体)).
  13. 萧飒. . 台北: 尔雅出版社. 1984. ISBN 9789579159265 (中文(繁体)).
  14. 萧飒. . 台北: 九歌出版社. 1986. ISBN 9575600584 (中文(繁体)).
  15. 萧飒. . 台北: 洪范书店. 1987. ISBN 9579914729 (中文(繁体)).
  16. 萧飒. . 台北: 九歌出版社. 1988. ISBN 9575609018 (中文(繁体)).
  17. 萧飒. . 台北: 尔雅出版社. 1989. ISBN 9579159289 (中文(繁体)).
  18. 萧飒. . 台北: 九歌出版社. 1993. ISBN 9575602447 (中文(繁体)).
  19. 萧飒. . 台北: 洪范书店. 1995. ISBN 9576740819 (中文(繁体)).
  20. 赵静瑜. . 中国时报. 2015-09-15 [2020-11-03] (中文(繁体)).
  21. 萧飒. . 台北: 九歌出版社. 2015. ISBN 9789864500116 (中文(繁体)).
  22. 萧飒. . 台北: 九歌出版社. 2015. ISBN 9789576395994 (中文(繁体)).
  23. . [202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中文(繁体)).
  24. . 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2020-11-04] (中文(繁体)).
  25. . 开眼电影网. [2020-11-03].
  26. . [2020-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2) (中文(繁体)).
  27. . [2020-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2) (中文(繁体)).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