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泰然
萧泰然(1938年1月1日—2015年2月24日[1][2]),台湾音乐家,高雄凤山人。集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于一身。一生致力于台湾本土音乐融入西方音乐的创作。被称为「台湾拉赫曼尼诺夫」或「台湾国民乐派第一人」[3]。
萧泰然 | |
---|---|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 | 1938年1月1日
逝世 | 2015年2月24日![]() | (77岁)
国籍 | ![]() ![]() |
教育程度 |
|
职业 | 音乐家 |
信仰 | 基督教长老教会 |
配偶 | 萧高仁慈 |
父母 | 萧瑞安 (父) 萧林雪云(母) |
受影响于
|
生平
萧泰然1938年元旦出生于台湾高雄凤山的长老教会家庭。其祖父萧基源是毕业于台南神学院的传道师。父亲萧育安为留日齿科医师,也同时是长老教会长老。母亲萧林雪云女士是早期留日钢琴家。因此,萧泰然自小接触教会音乐和西洋古典音乐的薰陶,五岁时由母亲启蒙学琴,七岁就曾公开演奏。在当时音乐教育不普及之下,萧泰然读中小学时,全校有关音乐的各项事物,不论是升降旗、对外比赛或表演、校庆活动等都是由他在负责。
萧泰然高中就读于台南市长荣中学,齿科医生的萧父原本希望长子能继承衣钵,要求高中毕业后选读医学院,在长荣中学校长戴明福惜才之下,向萧父说项才允许萧泰然攻读音乐。
萧泰然在高三时师事留日钢琴家高锦花老师,准备投考音乐学校。在1959年时考进台湾省立师范学院音乐专修科(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前身),主修钢琴演奏,师事于留美钢琴家李富美老师,并受到刚自法国巴黎回国的音乐家许常惠老师的注意而指导萧泰然走入作曲。此时,信仰基督教的萧泰然开始尝试创作宗教歌曲及合唱曲。1963年师大毕业后,萧泰然与同是长老教会的台南望族高长传道师后代高仁慈小姐结婚,并任教于高雄二中初中部(今高雄市立前金国中)担任音乐老师。
1965年,萧泰然赴日本武藏野音乐大学键盘专攻科深造,师事于钢琴教授中根伸也。也同时受到和声学教授藤本秀夫(Fujimoto Hideo)的赏识,私下免费传授萧泰然作曲。
1967年学成返回高雄,开始其十年的教学、演出和发表的生涯。萧泰然以教钢琴为主,作曲为辅,曾先后任教于高雄文藻女子外语专校 (今文藻外语大学)、高雄女师(今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台南家专(今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及台南神学院等校。同时,也与小提琴教育家李淑德成立的青少年管弦乐团合作,担任客席指挥。1972年代表中华民国赴马尼拉出席第一届东南亚圣乐会议,同年应高雄市立交响乐团之邀,由陈澄雄教授客席指挥,合作演出贝多芬第三号钢琴协奏曲。而一方面也向旅居台湾的奥籍音乐家罗伯‧萧兹教授(Dr. Robert Scholz)学习钢琴和作曲技巧。
在台期间,萧泰然出版不少个人作品。1967年出版第一部萧泰然合唱曲集。1971年出版由其父亲萧瑞安长老编词,萧泰然谱曲,全部分八章的神剧《耶稣基督》。萧泰然在自序中说:「这部神剧是我对家父永远的尊敬和思念;同时也是我对上帝的信仰告白,及感谢的礼物。」1975年在台北中山堂首次举行「萧泰然乐展」。
1977年,因太太经商失败,萧泰然全家被迫离台到美国亚特兰大投靠妹妹,并在当地经营艺品店糊口。在移居美国其间,萧泰然开始整理台湾歌谣,并为其重新改编成演奏曲,如「望春风」、「台湾调」、「黄昏的故乡」、「思想起-恒春古调」等。同时也创作台语歌谣和怀乡歌曲,如「出外人」、「呒通嫌台湾」、「游子回乡」。1980年时因创作「出头天进行曲」而被当时戒严时期的国民党政府列入黑名单,直至1995年才解除。
1986年进入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音乐研究所进修作曲硕士,于1987年后取得硕士学位。在其指导老师金教授(Dr. B. K. Kim)鼓励之下,奠定日后作曲方向以「台湾民谣的精神为主体,融入西方古典、浪漫、印象及现代音域的技巧,来培育现代的台湾新音乐。」[4]
1988年至1990年期间,萧泰然完成其三大协奏曲代表作:「D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五十」、「C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五十二」、「C小调钢琴协奏曲作品五十三」。1993年时,开始创作纪念二二八事件的大型管弦乐曲「1947序曲」(1947 Overture)。其间曾因心脏大动脉血管瘤破裂而进医院手术,一度生命垂危,后终痊愈,在1994年完成创作。
1995年返台定居后,陆续创作《台湾魂》、《伤痕之歌》、《玉山颂》、《啊~福尔摩沙-为殉难者的镇魂曲》。2009年一月获得「行政院文化奖」的肯定。2010年以钢琴家叶绿娜演奏的:《家园的回忆》(萧泰然钢琴独奏曲集-家园的回忆2CD)获得第21届金曲奖传统暨艺术音乐类「最佳作曲人奖」,为萧氏本人第三度荣获此奖项。2011年获得第22届金曲奖传统暨艺术音乐类「特别贡献奖」。
于2015年台北时间2月25日下午1点10分病逝洛杉矶家中[5]。
经历
- 台南家专音乐科副教授
- 高雄文藻女子外语专科学校讲师
- 台南神学院音乐系讲师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讲师
- 南加州台湾音乐社负责人
- 北加州台湾人文艺协会会长
- 北美文协室内乐团创办人兼指挥
主要作品
萧泰然所创作的作品相当多元,计有交响曲、协奏曲、歌剧、圣乐、钢琴曲、小提琴曲、合唱曲、诗歌、艺术歌曲等,其版权目前由美国加州的萧泰然基金会(Tyzen Hsiao Foundation)所有。以下为萧泰然的部分主要作品:
- 钢琴作品
- "诗影"1974年
- "家园的回忆" 作品49,1987年
- "告别"练习曲 作品55,1993年
- "触技曲" 作品57,1995年
- "生日快乐" 1996年
- 儿童钢琴曲 1996年
- 早安
- 夕阳斜下
- 小士兵
- 小喇叭手
- 摇篮曲
- 小天使之梦
- 往日情怀
- 红蜻蜓
- 黑键游戏
- 蜜蜂
- 啄木鸟
- 龙舟竞赛
- 主题与变奏
- "诗篇23"(双钢琴)
- "华丽的华尔滋"(双钢琴)作品38,1975年
- "丰收"(钢琴四手联弹)1988年
- "来自福尔摩沙的天使" 1999年
- "NANA OH's Meditation"1999年
- 小提琴作品
- "台湾魂" 1970年
- "梦幻的恒春小调" 1973年
- "至好朋友就是耶稣" 1974年
- "悲歌" 1974年
- "拾破旧的老人" 1974年
- "冥想曲" 1975年
- "出外人" 1978年
- "G调夜曲" 1980年
- "只为了你" 1981年
- "惊某调"(编曲)1982年
- "希望线"/"生命线" 1983年
- "恋歌"(编曲)1983年
- "离散" 1986年
- "有福的确据" 1988年
- "D调夜曲" 1994年
- "呒通嫌台湾" 1998年
- "望春风"(编曲)1998年
- "补破网"(编曲)1998年
- "望你早归"(编曲)1998年
- "更爱我主"
- 大提琴作品
- "风之舞" 1985年
- "客家绮想曲" 1987年
- "静夜星空" 1988年
- "出外人" 1996年
- "原住民梦幻舞曲" 1999年
- 长笛作品
- 幻想曲"湖畔孤影" 1995年
- 管风琴作品
- "Prelude" 1990年
- 手摇铃作品
- "牧歌" 1990年
- 打击乐作品
- "打击乐三重奏" 1985年
- 室内乐作品
- "福尔摩沙"钢琴三重奏 1996年
- "黄昏的故乡"弦乐四重奏(编曲)1987年
- "打开你心内门窗"弦乐四重奏 1999年
- "出外人"弦乐五重奏 1978年
- "烧肉粽"钢琴五重奏(编曲)1982年
- "咱台湾"钢琴五重奏 1985年
- "原住民组曲"钢琴五重奏 1985年
- "兰阳舞曲"钢琴五重奏,作品49,1987年
- "望春风"小提琴+弦乐五重奏(编曲)1999年
- 管弦乐作品
- 《福尔摩沙交响曲》作品49,1987年
- 《小提琴协奏曲》D调 作品50,1988年
- 《大提琴协奏曲》C大调 作品52,1990年
- 《钢琴协奏曲》 C小调 作品53,1992年
- 《来自福尔摩沙的天使》 作品61,1999年
- 《中华 交响诗》1973年
- 《交响诗》1985年
- 管弦乐加合唱作品
- 《出外人》1978年
- 《一九四七序曲》作品56,1994年
- 《出头天进行曲》1980年
- 《呒通嫌台湾》作品58-1,1996年
- 《新台湾颂》作品58-2,1996年
- 《台湾魂》1998年
- 《玉山颂》作品61-1,1999年
- 《啊 福尔摩沙.为殉难者的镇魂曲》作品63,2001年
- 艺术歌曲 混声合唱作品
- 《出外人》1978年
- 《点心担》1978年
- 《白话字三字经》1979年
- 《摇婴仔歌》编曲1983年
- 《蕃薯呒惊落土烂》1986年
- 《毋通嫌台湾》1987年
- 《耕南送子》1989年
- 《乡颂》1991年
- 《Come and Join the Celebration》1991年
- 《Pais ka lau pa ku u i hi》编曲1993年
- 《爱与希望》1994年
- 《思母情》1995年
- 《新台湾颂》1996年
- 《台湾翠青》1997年
- 《百合之歌》1997年
- 《永远的故乡》1998年
- 《思母情》1998年
- 《上美的花》1998年
- 《洛杉矶台湾会馆》1998年
- 《一支草》
- 《思亲吟》
- 《慧灯颂》1998年
- 《我深爱》编曲1998年
- 《小园春暖》编曲1998年
- 《绿色台湾是咱的》1998年
- 《台湾是宝岛》1998年
- 《台湾魂》1998年
- 《玉山颂》1999年
- 《爸爸的笔》1999年
- 《伤痕之歌》1999年
- 《心灵的祷告》1999年
- 《一片树林》1999年
- 《寂夜》1999年
- 《白鹭鸶》1999年
- 《铃兰》1999年
- 《游子回乡》1999年
- 《早安》2000年
- 《啊~福尔摩沙 为殉难者的镇魂曲》作品63,2001年
- 《美丽的国度》2001年
- 《美国西装》2001年
- 《出外人思想情-组曲》2001年
- 《美哉亚美利加》编曲 2001年
- 《妈妈请你也保重》编曲2001年
- 《We Will Sing a New Song》2001年
- 《To Those I Love and To Those Who Love Me》2002年
- 《风起云涌》2002年
- 《台中生命线之歌》2002年
- 《醒起来765》2008年
- 《海洋首都 美哉高雄》2008年
- 《父亲的祷告文》2008年
- 艺术歌曲~同声合唱曲
- 艺术歌曲~男女声部曲
- 艺术歌曲~儿童歌唱曲
- 艺术歌曲~合唱作品
- 圣乐
- 《神剧》1971年
- 《虽然行过死荫的山谷》Psalm 23, 1980
- 《光明的天使》1990年
- 《愿主赐福保护你》1998年
- 《浪子》作品62, 2000年
-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2000年
- 《我欲榉目向山》排湾族调 摘自诗篇121篇 2002年
...等曲
- 戏剧音乐~轻歌剧
- 《快乐的农家》1968年
- 《我家花园真美丽》1969年
- 《虎姑婆》台湾民间故事 1984年
获奖与荣誉
- 第六届台美文教基金会「人文科学奖」(1989年)
- 台美关怀基金会「台湾文化贡献奖」(1989年)
- 川流基金会「杰出成就奖」(1989年)
- 第二届台北文化奖章(1998年)
- 第十届金曲奖:非流行音乐作品类(个人奖部分)-最佳作曲人奖。作品:「悲歌」(《台湾情泰然心》)(2000年)
- 第八届国家文艺奖(2004年)
- 第十五届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奖。作品:清唱剧《浪子》(2004年)
- 第二十八届吴三连奖 (台湾诺贝尔奖)「艺术奖音乐类」(2005年)
- 高雄市文艺奖-音乐类(2006年)
- 第二十八届行政院文化奖(2009年)
- 第二十一届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奖。作品:家园的回忆《萧泰然钢琴独奏曲集-家园的回忆》(2010年)
- 金曲奖传统暨艺术音乐类「特别贡献奖」(2011年)
参考数据
- 参照
- 杨媛婷. . 自由时报. 2015-02-25 [2015-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5) (中文(台湾)).
- 他于洛杉矶逝世,当天为2月24日。如果换算作台北时间,则是2月25日。
- 台湾国民乐派第一人逝 乐坛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人间福报,2015年2月26日
- 「属于台湾的深沉浪漫—萧泰然 」,采访:陈怡慧、张元真 ,整理:张元真,台湾师大音乐系《乐苑》系刊第 26 期,1999 年
- 萧泰然逝世 「台湾拉赫曼尼诺夫」长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央社,2015年2月25日
- 其它
- 林衡哲 编着,《深情的浪漫:萧泰然音乐世界选辑》,1999年,台湾‧望春风出版社
- 蔡明云 着,《世界级的台湾音乐家:萧泰然》,2006年,台湾‧玉山社
- 林兰芳,〈萧泰然钢琴音乐探讨-以C小调钢琴协奏曲为例〉,国立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1月
- 萧泰然的音乐世界-台湾人应更珍视岛国之声 2003年2月10日‧新台湾新闻周刊
- 萧泰然日本音乐会 震撼人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04年8月28日‧民视新闻
- 听见台湾的声音演奏会 萧泰然返台谈音乐 2008年4月10日‧中央社
- 萧泰然获行政院文化奖 感念美国老太太提醒 2009年1月6日‧中央社
- 行政院文化奖公布 唯萧泰然获奖 2009年1月7日‧自由时报
- 创作台湾音乐有成 萧泰然获文化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09年1月7日‧人间福报
- 行政院文化奖得主-萧泰然:活着就会继续为音乐努力 2009年1月8日‧自由时报
参见
外部链接
- 深情台湾—萧泰然的家园恋歌
- 萧泰然文教基金会
- 萧泰然简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萧泰然─荣神益人的一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台湾音乐家群像 萧泰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