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坚
生平
大同元年(535年),萧坚以王子例封汝南县开国侯,食邑五百户[1]。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爆发,萧坚负责屯守宫城太阳门以抵御侯景,却终日蒲饮而不抚军政,对有功的吏士不加申理,对染疫的吏士也不抚恤,导致众怨。太清三年(549年)三月,萧坚属下的书佐董勋华、白昙朗等人因萧坚在私室酿酒、烹宰肉食却不愿分享给自己而心生怨恨,于是用绳子引侯景的军队登上城楼,宫城遂失陷,萧坚也被杀害[2][3]。
品行
萧坚擅长草隶,但为人却颇为庸短。萧坚曾给亲近的人写信,在父亲邵陵王萧纶尚在人世的情况下,在题名中自称为「嗣王」。收信人收到信后,大为惊骇,拿着信劝谏萧坚,萧坚却说:「前言戏耳。」收信人回应说:「不愿以此为戏耳。」[4]
参考文献
- 《梁书·卷二十九·列传第二十三》:“大同元年,以例封汝南侯,邑五百户。”
- 《梁书·卷二十九·列传第二十三》:“侯景围城,坚屯太阳门,终日蒲饮,不抚军政。吏士有功,未尝申理,疫疠所加,亦不存恤,士咸愤怨。太清三年三月,坚书佐董勋华、白昙朗等以绳引贼登楼,城遂陷,坚遇害。”
- 《南史·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三》:“太清三年,坚书佐董勋华、白昙朗等以坚私室酝酿,亟有烹宰,不相沾及,忿恨,夜遣贼登楼,城遂陷,坚遇害。”
- 《南史·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三》:“亦善草隶,性颇庸短,尝与所亲书,题云「嗣王」。其人得书大骇,执以谏坚,坚曰:「前言戏耳。」人曰:「不愿以此为戏耳。」”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