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蒲公英属(学名:)植物通称蒲公英、黄花地丁、,华花郎、蒲公草、、西洋蒲公英、乳草、奶汁草、残飞坠、卜地蜈蚣、鬼灯笼,为菊目菊科的一属,是温带至亚热带常见的一种植物。蒲公英中很多种采孤雌生殖,叶边的形状像狮子的尖牙。其英文名字Dandelion来自法语dent-de-lion,正是狮子牙齿之意,蒲公英花语为「我在远处为你的幸福而祈祷」。属名Taraxacum源于波斯语tarashqun,即蒲公英。
蒲公英属![]() | |
---|---|
![]() | |
蒲公英的头状花序与果实 | |
![]() 安全 (TNC) | |
科学分类 ![]()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类植物 Asterids |
目: | 菊目 Asterales |
科: | 菊科 Asteraceae |
亚科: | 舌状花亚科 Cichorioideae |
族: | 菊苣族 Cichorieae |
亚族: | 还阳参亚族 Crepidinae |
属: | 蒲公英属 Taraxacum Weber ex F.H. Wigg., 1780 |
多样性 | |
超过2300种[1] |

形态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花期早春及晚秋。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于全国各地。整株植物匍匐于地上,叶如荠菜,只是稍大,无挺立茎,花从植株中心冒出。
春季花期为4至5月,秋季花期为8至9月。冬末春初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花为亮黄色,由很多细花瓣组成。果实成熟之后,形似一白色绒球,含许多先端带冠毛的瘦果,冠毛由花萼变成,被风吹过会分散为带着一粒种子的小白伞,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分类
蒲公英由于孤雌生殖,分类很杂:往细分每个形态不同的克隆种群都能称为一个“微物种”。在1970年代,蒲公英属有两种分类意见:一是根据Handel-Mazzetti 1907只分为60种(相当于宏物种),二是精细分为34个组(也有解读为宏物种即复合种的),2000多微物种。[2]目前(2015)的分类法列60组、约2800(微)种,其中30组可以有性繁殖。[3]
以下枚举该属的部分物种:
- Taraxacum carneocoloratum A. Nels. [4]
- Taraxacum eriophorum Rydb.[4]
- Taraxacum glabra[4]
- Taraxacum laevigatum (Willd.) DC.[4]
- Taraxacum lecerum Greene[4]
- 白花蒲公英(Taraxacum leucanthum Ledeb.)[5]
- 川甘蒲公英 (Taraxcum lugubre Dahlst.)[5]
- Taraxacum lyratum (Ledeb.) DC.[4]
- 川藏蒲公英(Taraxacum maurocarpum Dahlst.)[5]
-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5]
- Taraxacum officinale G.H. Weber ex Wiggers[4]
- 东北蒲公英(Taraxacum ohwianum Kitam.)[5]
- Taraxacum palustre (Lyons) Symons[4]
- Taraxacum phymatocarpum J. Vahl[4]
- 白缘蒲公英(Taraxacum platypecidum Diels)[5]
- 华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 Kitag.)[5]
- Taraxacum spectabile Dahlst.[4]
很多国家记录境内有多种蒲公英。英国和爱尔兰就分出二百多种孤雌生殖的蒲公英[6]。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中以记录在中国有79种[7],其中包括7种存疑种。
用途
蒲公英原产欧亚大陆,人工引进到美洲和澳大利亚。因为生长力非常强,在新居繁旺,很少有人记得这并非当地生物。一般人将它当作杂草,为了花园或草坪的美观去除蒲公英。
在中国至世界的许多地区,蒲公英因为有很多用处才引进别处。可以作食物或草药。但是不同品种的蒲公英在非原产地也有可能成为入侵物种。
早春的嫩蒲公英也是一种野菜。现在已经有家养出来的,比野生的大很多。嫩蒲公英可以凉拌、烧汤或炒熟。老了的也能吃,但是比较苦。不苦的蒲公英也可以拌肉作饺子馅,味道和西洋菜做的馅差不多。欧洲人在中世纪时就已经用蒲公英花来酿酒。蒲公英叶子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 蜜蜂也常到蒲公英采集花粉和蜜糖。
食用
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风味独特。生吃:将蒲公英鲜嫩茎叶洗净,沥千蘸酱,略有苦味,味鲜美清香且爽口。凉拌:洗净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分钟,沥出,用冷水冲一下。佐以辣椒油、味精、盐、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据自己口味拌成风味各异的小莱蒲公英根也是一种草药,在加拿大是正式注册为利尿、解水肿的草药。烤干磨成粉之后可以泡茶,据说在饭前喝过可以解胃助消化,在保健食品商店可以买到,但是没有科学证明这种作用。当作利尿剂,可清血和清肝及增加胆汁的产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尿酸的含量,改善肾脏、胰脏、脾脏和胃部的功能。减轻更年期症状、脓肿、贫血、疖、乳房的肿瘤、肝硬化、便秘、水肿、肝炎、黄疸和风湿病,有助于。 做馅:将蒲公英嫩茎叶洗净水焯后,稍攥、剁碎,加佐料调成馅(也可加肉)包饺子或包子。
图集
- 蒲公英
- 蒲公英
- 蒲公英种子
- 蒲公英种子飘飞时的微距照
参考文献
- Taraxacum. In: The Plant List (2013). Version 1.1.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http://www.theplantlist.org/ [2017-12-24].
- A. J. Richards. . New Phytol. (1970) 69. JSTOR: 761–774. [2009-07-11].
- Kirschner, Jan; Záveská Drábková, Lenka; Štěpánek, Jan; Uhlemann, Ingo. . 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April 2015, 301 (4): 1135–1156. doi:10.1007/s00606-014-1139-0.
- . ITIS.
-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2009-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3).
- Richards, A.J. . BSBI Publications. 1997: 330. ISBN 978-0901158253.
- .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200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蒲公英 |
![]() |
维基物种上的相关:蒲公英 |
- 蒲公英 Pugongy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蒲公英 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简体中文)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中的相关内容: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