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片
在植物学中,苞片指长在单生花或花序的柄梗处,且在花萼以下正常营养叶以上的变形特化叶。常位于生殖构造(单生花、花序、毬果果鳞)的柄梗基部,但也有异位的着生。一般退化而比其营养叶小型且颜色形状不同;但也有变为花瓣状者。因可在花芽时期包围整个花序,所以称为苞片,其后常退化缩小。

小鼻花(Rhinanthus minor)的纸质(上方)和叶质(下方)苞片。图中所有像叶片的构造都是苞片。
苞片的外观通常在大小、颜色、形状或质地上和营养叶有所不同,也常和花的花萼或花瓣不同。在植物检索及分类上,是否具有苞片是重要的特征之一。
大型、常具色彩、甚至形似花瓣的苞片,又称为“苞叶”;而长在裸子植物的毬果中轴,位于木质果鳞之外的对应构造,特称为“苞鳞”。
功能
苞片具有保护花芽或果实的作用,甚至协助花的传粉繁衍使命。
- 苞片具有保护的功能,例如在禾本科植物中,每朵颖花(floret)都由一对苞片包裹保护,大的称外稃(lemma),小的称内稃(palea),基部尚有一对颖片(glume)。这些稃片及颖片都是苞片的一种,也是碾谷时去除的颖壳,可作为饲料。而在松科植物中也有苞鳞可以保护种子或花粉。
- 有些植物(例如大戟科的圣诞红和紫茉莉科的九重葛)的苞片具有鲜艳的颜色,可以配合或取代花冠来吸引授粉者。
- 夜蜜囊花(Marcgravia evenia)的苞片呈碟状,可以有效反射蝙蝠的声纳,让蝙蝠前来传粉。[1]
- 先出叶(prophyll)是指单生花基部或花梗基部的小苞片,此术语也可指花序梗上的低位苞片;其可以帮助支撑花、花梗或总花梗。
特殊类型
小苞片
特别小的苞片常被称为小苞片(bracteole 或 bractlet)或称次苞片;严格来说这是指位在花梗处甚至紧邻花萼下的苞片,而非抱围花梗基部较低位的苞片;属于次级苞片,不但比苞片小而且着生于比苞片更高位处。
参考文献
- Ralph Simon; Marc W. Holderied; Corinna U. Koch; Otto von Helversen. . Science: 631–633. doi:10.1126/science.1204210.
- Darpan, Pratiyogita. . Pratiyogita Darpan. June 2006: 136.
- (PDF). 2005 [2015-07-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2-14) (英语).
- . Botanydictionary.org. [201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