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格報告

葉格報告》(德語:Jäger-Bericht,正式全稱為《截至1941年12月1日由第3別動小組所執行的處決的完整表格[1])是一份由武裝親衛隊旗隊領袖卡爾·葉格於1941年12月1日所撰寫的報告。葉格本身即是A別動隊第3別動小組的指揮官;該單位於1941年6月22日巴巴羅薩行動開始時被編入北方集團軍。該份報告是至今保存最為完整且紀錄最為詳細的別動小組殺人報告,同時也是記錄立陶宛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等地的納粹大屠殺的重要文獻[2]

親衛隊旅隊領袖華特·史塔列克在上呈給萊茵哈德·海德里希的報告中,採用《葉格報告》的紀錄所製成的地圖。
卡爾·葉格報告
Karl Jäger Report
月份[註 1]紀錄遇害人數
6月1項紀錄4,000
7月20項紀錄4,400
8月33項紀錄47,906
9月38項紀錄40,997
10月12項紀錄31,829
11月10項紀錄8,211

《葉格報告》是一份記數表格,它記錄了包含第3別動小組與哈曼別動隊在內的殺人小隊所執行的所有處決任務。在記錄期間(1941年7月2日~11月25日),該報告幾乎每天更新,並最終於1941年12月1日結算時得出總共137,346人遇害的數字;其中多數為猶太人。報告內詳細記載了屠殺發生的地點與日期,以及受害者人數與類別(猶太人、共產主義者、罪犯等)。整體而言,在報告記錄的期間內,在白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等三國境內71個不同地點,共有112次處決被執行[3]。此外,單日處決人數超過2,000人的情形共發生了17次[3]。1942年2月9日,在一份呈遞給親衛隊旅隊領袖華特·史塔列克的手寫備忘錄中,葉格將受害者總數上修為138,272人,其中包括136,421名猶太人(男性46,403人、婦女55,556人、孩童34,464人)、1,064名共產主義者、653名精神病患與134名其他身份的受害者[4]。報告最後總結立陶宛現在是無猶太人地區,僅存的34,500名猶太人均被集中在科沃諾維爾紐斯舊城希奧利艾等三處猶太區內[2]。然而,葉格報告所記載的數字事實上並非立陶宛境內所有猶太人的死亡人數,因為該報告並未計入由第2別動小組在希奧利艾地區所執行的屠殺(約46,000人遇害)與9月13日在沙基艾、9月19日在庫迪爾科斯-瑙梅斯蒂斯、7月至8月間在克雷廷加以及6月24日在加爾格日代等地的處決行動;此外,報告也未記載10月1日在維爾紐斯、並造成4,000名猶太人死亡的贖罪日屠殺[5][6]

《葉格報告》厚達9頁,備有5份副本,但僅有一份留存至今,目前保存在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國家軍事檔案庫[7]。該副本於1944年紅軍佔領立陶宛時被發現,但蘇聯當時並未將之對外公布,也沒有在任何納粹罪行審判中提出[8]。1963年,也就是卡爾·葉格逝世後4年,蘇聯外交部才正式向德國國家社會主義犯罪偵查司法行政部中央辦公室揭露這份副本[8]。這份報告收錄在1965年出版的文件集《立陶宛的大規模屠殺》(Masinės žudynės Lietuvoje)中[9],並於1972年由德國聯邦檢察官阿達爾柏特·魯克洛爾向西方世界公開[8]

報告

日期[10] 地點 猶太人[註 2] 其他身份[註 3] 總計[註 4] 備註
男性婦女孩童
1941年7月4日考納斯第七要塞41647463由諸如國家工作治安大隊等「立陶宛游擊隊」執行
7月6日考納斯第七要塞2,5142,514國家工作治安大隊執行
7月7日馬里揚泊列3232哈曼別動隊執行(此處以下均同)
7月8日馬里揚泊列14519
7月8日格爾科尼斯66處決共產黨官員
7月9日萬德齊奧加拉322438
7月9日考納斯第七要塞21324
7月14日馬里揚泊列211031
7月17日巴布塔伊628處決共產黨員
7月18日馬里揚泊列391453
7月19日考納斯第七要塞172726
7月21日帕內韋日斯591133103
7月22日帕內韋日斯11
7月23日凱代尼艾831230125
7月25日馬里揚泊列9013103
7月28日帕內韋日斯2341539288
7月29日拉塞尼艾2543257
7月30日阿廖加拉271138
7月31日烏田納235165256
7月31日萬德齊奧加拉13215
8月1日烏克梅爾蓋254424300
8月2日考納斯第七要塞171344209
8月4日帕內韋日斯3624119422
8月5日拉塞尼艾21366279
8月7日烏田納483871571
8月8日烏克梅爾蓋62082702
8月9日考納斯第七要塞48450534
8月11日帕內韋日斯450482500
8月13日阿利圖斯6171001719(計算錯誤)
8月14日約納瓦49755552
8月15日~16日羅基什基斯3,20073,207
8月9日~16日拉塞尼艾2944298
6月27日~8月14日羅基什基斯493488981處決共產黨員
8月18日考納斯第七要塞1,40940211,812處決對象包括711名猶太智者以作為猶太區破壞行動的報復
8月19日烏克梅爾蓋298255882645(計算錯誤)
8月22日陶格夫匹爾斯112021處決罪犯(計算錯誤)
8月22日阿格納544544處決精神病患(男性269人、婦女227人、孩童48人)
8月23日帕內韋日斯1,3124,6021,6097,523
8月18日~22日拉塞尼艾近郊4664401,0201,926
8月25日奧貝利艾1126274211,160
8月25日~26日舍杜瓦230275159664
8月26日扎拉賽7671,11368722,569
8月28日帕斯瓦利斯4027382091,349
8月26日凱希亞多里斯1,9111,911未註明
8月27日普列奈1,0781,078未註明
8月27日達格達克拉斯拉瓦2124216位於拉脫維亞
8月27日約尼什基斯47165143355
8月28日維爾基亞76192134402
8月28日凱代尼艾7107675992,076
8月29日拉姆西斯克斯熱日馬里艾20567197784
8月29日烏田納莫雷泰5821,7311,4693,782
8月13日~31日阿利圖斯近郊233233
9月1日馬里揚泊列1,7631,8121,4041115,090其他身份的受害者包含119位精神病患
8月28日~9月2日達蘇尼斯基斯10692099
8月28日~9月2日加爾利阿瓦7311361247
8月28日~9月2日約納瓦1121,2002441,556
8月28日~9月2日彼得雷西奈307223125
8月28日~9月2日耶茲納斯267246144
8月28日~9月2日阿廖加拉207260195662
8月28日~9月2日約瑟萬尼艾8611086282
8月28日~9月2日巴布塔伊20412283
8月28日~9月2日萬德齊奧加拉4211397252
8月28日~9月2日克雷克斯4484762011,125
9月4日普拉維尼斯克斯2476253
9月4日塞基斯克226460146
9月4日塞雷德齊斯661126193
9月4日維利奧納27186159
9月4日札塔斯基斯4711813178
9月5日烏克梅爾蓋1,1231,8491,7374,709
8月25日~9月6日拉塞尼艾16412415843
8月25日~9月6日尤爾巴爾卡斯412412
9月9日阿利圖斯2876403521,279
9月9日巴特里蒙尼斯67370303740
9月10日梅爾京223355276854
9月10日瓦雷納541141149831
9月11日萊波爾林格斯607025155
9月11日塞里賈伊229384340953
9月12日錫姆納斯68197149414
9月11日~12日烏祖薩里艾4343為報復當地民眾協助俄國游擊隊而實施的處決
9月26日考納斯第四要塞4126155811,608受害者為疑似傳染病患者
10月2日扎加雷6331,1074962,236猶太人在步行前往處決地點時發生暴動,但很快便被制伏
10月4日考納斯第九要塞3157128181,845德國警官在猶太區內遭到槍殺後實施的報復性處決
10月29日考納斯第九要塞2,0072,9204,2739,200「清理猶太區內為數過多的猶太人」(參見1941年10月29日考納斯大屠殺
11月3日拉茲迪亞伊4855115391,535
11月15日維爾卡維什基斯364831115
11月25日考納斯第九要塞1,1591,6001752,934受害者為來自柏林慕尼黑法蘭克福的猶太人(參見1941年11月第九要塞大屠殺
11月29日考納斯第九要塞6931,1551522,000受害者為來自維也納白俄羅斯的猶太人
11月29日考納斯第九要塞1711734(計算錯誤)
7月13日~8月21日陶格夫匹爾斯9,0125739,585由第3別動小組特遣隊執行
8月12日~9月1日維爾紐斯4251917461由第3別動小組特遣隊執行[註 5](此處以下均同)
9月2日維爾紐斯8642,0198173,700因德軍士兵遭槍擊而實行的報復性處決
9月12日維爾紐斯9931,6707713,334(計算錯誤)
9月17日維爾紐斯33768724741,271(計算錯誤)
9月20日內門奇內12817699403
9月22日新城4684951961,159
9月24日黎瑟5127445111,767
9月25日亞希奈215229131575
9月27日埃希什凱斯9891,6368213,446
9月30日特拉凱3664835971,446
10月4日維爾紐斯4321,1154361,983
10月6日塞米利斯克斯213359390962
10月9日什文喬尼斯1,1691,8407173,726
10月16日維爾紐斯3825072571,146
10月21日維爾紐斯7181,0635862,367
10月25日維爾紐斯1,7668122,578
10月27日維爾紐斯946184731,203
10月30日維爾紐斯3827893621,533
11月6日維爾紐斯3407492521,341
11月19日維爾紐斯767718171
11月19日維爾紐斯1414受害者為戰俘與波蘭人
11月20日維爾紐斯33受害者為戰俘
11月25日維爾紐斯9468164
9月28日~10月17日普萊斯塔尼西、Bischolin[註 6]
薩克、波布爾烏茲達
6201,2851,126193,050由第3別動小組特遣隊執行
4,0004,000第3別動小組接手前數據(參見考那斯反猶騷亂
總計57,33848,59229,4612,058137,346 
註釋:
  1. 以屠殺結束日為結算日期
  2. 若未註明其身分為男性、婦女或孩童,則將不分類統一計入之。
  3. 包含共產主義者與精神病患。
  4. 此處的統計量採用原始報告的數據。加總若有錯誤將會標註「(計算錯誤)」。
  5. 原由第9別動小組執行,後轉由第3別動小組接手
  6. 確切位置不明,原始報告拼字可能有誤。

參考資料

  1. Karl Jäger, Commander of the Security Police and the SD, Einsatzkommando 3. .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Report along with scanned images of the original (Kauen: The Holocaust History Project). December 1, 1941: 1–9 [2016-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2. Headland, Ronald. .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152. ISBN 9780838634189.
  3. Gaunt, David. . Friedman, Jonathan C. (编). . Routledge. 2010: 210–220. ISBN 9781136870590.
  4. Wette, Wolfram. . Frankfurt am Main: S. Fischer Verlag. 2011: 147. ISBN 9783596190645 (德语). as cited by Muehlenkamp, Roberto. . Holocaust Controversies. November 30, 2012 [2016-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3).
  5. Arad, Yitzhak. (PDF). Yad Vashem Studies. 1976, 11: 245–246 [2016-12-29]. ISSN 0084-329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4-06).
  6. Dieckmann, Christoph; Sužiedėlis, Saulius. (PDF). The Crimes of the Totalitarian Regimes in Lithuania III. Margi raštai. 2006: 172 [2016-12-29]. ISBN 9986-09-28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4-06).
  7. Gitelman, Zvi Y.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7: 103. ISBN 9780253333599.
  8. Excerpt from Wette, Wolfram. . Frankfurt am Main: S. Fischer Verlag. 2011: 28–29. ISBN 9783596190645 (德语).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by Muehlenkamp, Roberto. . Holocaust Controversies. April 28, 2012 [2016-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9. Stankeras, Petras. . Karo archyvas. 2006, 21: 206 [2016-12-29]. ISSN 1392-64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立陶宛语).
  10. Klee, Ernst; Dressen, Willi; Riess, Volker. . The Free Press. 1988: 46–58 [2016-12-29]. ISBN 97815685213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葉格報告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