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阳郡
建置沿革
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一说宝鼎元年(266年),分零陵郡置营阳郡,治所在营浦县(今湖南省道县东北)。以在营水之阳得名。属荆州。后废置无常。晋武帝太康中,无营阳郡。[2]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有营阳郡。[3]
晋穆帝时,又分零陵郡立营阳郡,属湘州。辖境相当今湖南省道县、宁远、新田等县地。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省湘州,营阳郡还属荆州。[2]宋孝武帝大明中,营阳郡领四县:营浦、营道、舂陵、泠道。[3]齐武帝永明末,改营阳郡为永阳郡。南朝梁时,永阳郡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山下。
行政长官
永阳内史(490年代—498年)
- 张欣泰,字义亨,竟陵人,齐明帝建武四年(497年)出任,永泰元年(498年)改为太守。[6]
国主
南朝齐永阳国(490年代—498年)
义安国(489年—490年代)/永阳国(490年代—498年)丨食邑20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义安郡王→永阳郡王 | 萧子珉 | 489年—498年 | 齐武帝第二十子 | |
伏诛,国除 |
南朝梁永阳国(502年—550年代)
永阳国(502年—550年代)|食邑20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永阳郡王 | 昭王 | 萧敷 | 502年追封 | 梁文帝第二子 |
2 | 永阳嗣王 | 恭王 | 萧伯游 | 503年—506年 | 萧敷子 |
3 | 永阳蕃王 | 萧隆 | 萧伯游子 |
南朝陈永阳国(568年—589年)
永阳国(568年—589年)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永阳郡王 | 陈伯智 | 568年—589年 | 陈文帝第十二子 | |
陈亡,国除 |
注释及征引文献
- 《隋书·地理志》言南朝梁时改名,《旧唐书·地理志》言晋朝时改名,但南朝齐时已有永阳王、永阳太守,《南齐书·州郡志》称“营阳郡”,因此改名当在南朝齐时。
- 《晋书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 《宋书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 《隋书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 《宋书 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
- 《南齐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三十二》
- 《梁书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七》
- 《陈书 卷三十一 列传第二十五》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