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弘

苌弘—前492年),又作长红苌宏,字(今四川资阳市雁江区)人,东周学者、政治家

生平

少年时喜欢读书,通晓天文、历数,精通音律、乐理。《史记·封禅书》载:「苌弘以方事周灵王。」至周景王时仍任大夫,常应对星象吉凶征兆之事。周敬王即位(前519年),因参谋迁都辅佐兴邦有功,升任内史大夫,执掌朝政。周敬王二十四至二十五年间(前496年─前495年),孔子曾访乐于苌弘,请教和探讨音乐与天文知识。二十八年,因支持晋国的范氏,被晋国权臣赵鞅逼杀。据传三年后,其血化为碧玉。[1]

后世纪念

在古蜀地(今资中县发轮乡龙水村)有「苌弘祠」、「苌弘读书台」遗址。《图经》中载:「有祠在青泥坊,数里之内,土色尚青。」后人以「苌弘化碧」或「三年化碧」形容一个人精诚忠正[2]

参考文献

  1. 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 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2. 中华民国教育部成语典--苌弘化碧 存盘,存档日期2007-03-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