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尼战争
英尼战争(英語:;尼泊爾語:)又称廓尔喀战争(),指的是英国在19世纪初期发动的一场侵略廓尔喀(尼泊尔)的战争。
英国-尼泊尔战争 | |||||||
---|---|---|---|---|---|---|---|
![]() 尼泊尔军将领Bhakti Thapa | |||||||
| |||||||
参战方 | |||||||
![]() ![]() ![]() |
![]()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第一代黑斯廷斯侯爵弗朗西斯·羅頓-黑斯廷斯 大卫·奥克特洛尼 Rollo Gillespie † Bennet Marley John Sullivan Wood |
比姆森·塔帕 Amar Singh Thapa Ranjur Singh Thapa Bhakti Thapa † Balbhadra Kunwar | ||||||
兵力 | |||||||
17,000人(第二次战役)[3] | 少于12,000人[4] | ||||||
伤亡与损失 | |||||||
不详 | 不详 |
1814年,由于廓尔喀(尼泊尔)与英属印度的边境领土纠纷,英属东印度公司发动了侵略廓尔喀的战争。1816年2月,英军将领大卫·奥克特洛尼(David Ochterlony)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廓尔喀军,迫使廓尔喀求和。双方于12月签订《苏高利条约》,廓尔喀将锡金(包括大吉岭)、库马盎、加瓦尔在内的将近三分之一的领土割让给了英属印度。
战争爆发后,尼泊尔数次请求清朝援助,并以英国威胁西藏边境向清朝告急,但遭到了驻藏大臣和嘉庆君臣的一致批驳。嘉庆认为英印素来和西藏没有瓜葛,因此没有理由入侵西藏,尼泊尔的说辞不过是妄图把中国卷入战争,因此宣布“天朝一视同仁”、拒绝向其提供支援,并且要求尼泊尔守卫天朝藩篱。1816年尼泊尔在即将投降之际,最后一次遣使求援,声称如果投降之后就不会再进贡,引得嘉庆皇帝大怒,嘉庆称“谅批楞(指英属孟加拉)幺幺小国,何能为患”,令成都将军赛冲阿入藏镇守,双方如有越界即当“痛剿”。[5]:73-78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