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启
生平
咸丰八年(1858)戊午举人。咸丰九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咸丰十年,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1]。清同治六年(1867),任湖北黄州府知府,官知府前后近二十年,后任两广盐运使七年,因耳疾归京师。同治十二年顺天乡试同考官,光绪二年广东乡试副主考。
在黄冈知府任上,同治七年为重修的赤壁东坡祠(1930年左右毁于火灾)题写对联道:“游客几追从,杯酒盘鱼,到处可知鸿踏雪;仙祠重结构,风帘月幌,有时应见鹤横江”;同治七年(1868)率属捐建河东书院,光绪五年书院遭灾,英启再次督率修复;光绪五年劝捐修复黄州青云塔 (黄冈市),光绪八年劝捐扩建黄州府试院。其执政事迹载《问津院志》(1905)。
着《保愚轩诗文集》(诗、文各一卷,含诗268首,多记黄冈及鄂州名胜)、《雪堂唱和集》;修《黄州府志》40卷首一卷(光绪十年(1884)刊本)。在京任职时,与同事、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进士诗人董文焕(又董文涣)时有往来。为黄州府《[光绪]罗田县志》作序。
家庭
参考文献
- 《大清实录咸丰朝实录》(卷314):咸丰十。年庚申。闰三月。……引见己未科散馆及补行散馆人员。得旨。修撰翁同和、孙家鼎、编修孙念祖、李文田、业经授职。二甲庶吉士张丙炎、朱学笃、黄锡彤、宗室常珩、铭安、王师曾、英启、贾瑚、马传煦、李振家、胡毓筠、俱着授为编修。三甲庶吉士彭桂馨、着授为检讨。史崧秀、田国俊、特亮、左隽、周瑞清、周光祖、陈传奎、关耀南、吴增逵、曾椿寿、俱着以部属用。唐嘉德、王正玺、张璟槃、马文梦、张其蕙、田书年、李佩琳、龚易图、杜寿朋、俱着以知县即用。张丕烈、王寅亮、罗贤升、俱着归原班铨选。繙译庶吉士广寿、着授为检讨。齐克慎、着以部属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