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招

花招英语:,又称变戏法戏法英语:读音])是指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表演艺人用作娱乐或操作的精细动作技能。它与近景魔术纸牌魔术花切偷窃有着紧密关联。花招常常被误解成魔术的一种分支,皆因魔术师大量使用和练习;然而,它是娱乐的一门独立类型,而不少艺人视花招为一种独立技能来练习。广受赞颂的花招先驱者包括丹和戴夫瑞奇·杰德里克·德尔高迪奥大卫·考柏菲扬·弗里施诺伯特·费雷戴·福农卡迪尼托尼·斯莱迪尼海尔德·吉马良斯

词源与历史

「sleight」一字源自古诺斯语,解作「灵巧或狡诈的运用,尤指用于欺骗」。[1]词组「sleight of hand」则解作「快速的手指」或「捣蛋鬼手指」。[1]拉丁语法语的常见同义词分别为「prestidigitation」及「legerdemain」。[1]拉丁文学白银时代的哲学家塞内卡曾著名地就修辞技巧和幻术进行比较。[2]

与近景魔术的关联

花招经常用于近景魔术之中—观众在魔术师身旁表演手法,通常在身体接触或在3至4米(10至13英尺)内进行。[3]这种紧密接触消除了「假观众」和使用秘密设备之理论。[3]魔术师在表演花招时,会利用日常用品作为道具,如游戏牌硬币、橡皮圈、纸张、电话,甚至是盐瓶。[3]一个表演出色的花招看起来像一个普通、自然且完全天真无邪的手势,为一种在手部位置或身体姿势上的改变。[4]除了双手的灵巧度,近景魔术中的花招亦取决于运用心理学、时机、错误引导和自然的动作编排,以营造一种魔术效果。[4]

与舞台魔术的关联

花招在舞台魔术表演中并不常见,皆因大多数魔术活动及特技表演都会利用对更多人可见的对象而进行;不过,不少舞台表演者也偶尔会使用花招。[5]于舞台上最常见、用花招表演的魔术计有绳索魔术及纸牌魔术,当中前者一般与一名观众一同进行,以杜绝出现走狗的可能性;后者则主要利用桌子进行,而桌上一支用作现场录制的镜头可让其余观众通过大屏幕上欣赏表演。[6]世界公认的舞台魔术师大卫·考柏菲于其舞台表演中经常出现以花招为特色的幻觉。[7]

与纸牌作弊的关联

花招虽然常为用于娱乐及幽默用途,但亦因于赌场赌博设施中作为作弊技俩使用而恶名昭彰。[8]于纸牌游戏中,利用花招的常见专业作弊方式包括手心摸牌、换牌、丢牌和偷牌。[8]这种做法需要和多年的实践。[8]鉴于这些原因,花招一词在许多赌场往往与不诚实、欺诈二词有负面的关联,而不少闻名中外的魔术师亦被公开禁止进入赌场,如英国心灵主义者、近景魔术师德伦·布朗被禁止进入英国所有赌场。[9]

与花切的关联

花切与花招息息相关

与纸牌魔术和纸牌作弊不同,花切单纯与印象有关,与幻觉、欺骗、误导,或其他常用于纸牌魔术和纸牌作弊的元素无关。[10]花切为纸牌花式的艺术所在,旨在于视觉上为观众带来深刻印象,并表现出一种难以表演的景象。[10]纸牌花式通常与纸牌魔术有关连,但不少花招艺人在表演花切的时候没有认为自己是魔术师,又或对纸牌魔术有真正的兴趣。[10]

与纸牌投掷的关联

一般而言,纸牌投掷艺术包括以极高速和极准确的情况下投掷标准游戏牌,而这种投掷的力度需能够切开胡萝卜甚至甜瓜等水果。[11]投掷纸牌与花切一样,旨在于视觉上为观众带来深刻印象,亦不包含魔术元素。[12]自从魔术师瑞奇·杰于1977年出版名为《纸牌如武器》的书籍后,除了销量佳、口碑好外,亦令纸牌投掷于花招行业内变得通俗化。[13]部份魔术(包含近景魔术和舞台魔术)与纸牌投掷息息相关。[14]

参见

  • 杯与球魔术
  • 天海藏牌

参考数据

  1. Oxford Dictionary 2015.
  2. Whaley & Bell 1991,第314页.
  3. Longe 2003,第9页.
  4. Henry 1975,第495–498页.
  5. Ostovich & Hopkins 2014,第114–116页.
  6. Scarne 2003,第236页.
  7. Forbes 2008.
  8. Jones 2007,第54–55页.
  9. The Times 2008.
  10. Tarr 1976,第59, 89页.
  11. Jay 2008,第9192页.
  12. Jay 2008,第90页.
  13. The New Yorker 1993.
  14. Hugard & Braué 2012,第43, 49页.

参考文献

印刷文献

  • Henry, Hay. . Dover Publications. 1975. ISBN 978-0-486-21808-3.
  • Hugard, Jean; Braué, Frederick (编). . Courier Corporation. 2012. ISBN 978-0486156682.
  • Jones, Jessica. . Simon and Schuster. 2007. ISBN 978-1416571384.
  • Jay, Joshua. . Workman Publishing. 2008. ISBN 978-0761159681.
  • Longe, Robert. . Sterling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ISBN 978-1402700279.
  • Ostovich, Helen; Hopkins, Lisa (编). . Ashgate Publishing. 2014. ISBN 978-1472432865.
  • Scarne, John. . Courier Corporation. 2003. ISBN 978-0486427799.
  • Tarr, William. . Vintage Books. 1976. ISBN 0-394-72202-7.
  • Whaley, Barton; Bell, John (编).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1. ISBN 978-1412819435.

网络文献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