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责

自责悔改等词汇描述了一种感觉:对自己的错误的不满、厌恶痛苦后悔,与意识到(或感觉)自己的无价值和不公正,以及对于最终偿还和改进的解决方案。[1]

与后悔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们会为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后悔。 悔恨与对情况的责任感有关。[2]

自责或悔恨是一种痛苦的情绪,由个人对过去[3]所做的,其认为是可耻的、伤害性的或错误的行为感到后悔。悔恨与内疚和自我导向的怨恨密切相关。当一个人对先前的行为或不作为感到后悔时,可能是因为懊悔或对其他各种后果的反应,包括因作为或不作为而受到惩罚。人们可能会通过道歉,试图弥补他们造成的伤害或自我惩罚来表达悔恨。

法律背景下,许多地区的司法系统会在审判、量刑、假释听证会和恢复性司法中评估罪犯的悔意。然而,评估罪犯的悔恨程度存在认识论问题。[4]

一个无法感到懊悔的人通常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如 DSM IV-TR 所描述的那样。一般来说,一个人需要不能感到恐惧和悔恨,才能发展出心理病态特征。保险等法律和商业专业已经对通过道歉表达悔恨进行了研究,主要是因为潜在的诉讼和财务影响。

参考数据

  1. J. Hasenfuß in: Lexikon der Psychologie; Bd. 3: Psychodrama - ZZ. Hrsg. von: Wilhelm Arnold u. a., Band 3, Bechtermünz-Verlag, Augsburg 1997, ISBN 3-86047-508-8. (S. 1909: „Reue“)
  2. Terrance McConnell, Moral Dilemma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德文)
  3. remor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Cambridge Dictionary.
  4. O'Hear, Michael M., 91, Nw. U. L. Rev.: 1507, 1996–19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