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
脑电图、脑波图(英语:)是一种记录脑电波的电生理监测方法。具体做法为放置电极于头皮处来记录脑神经元的离子电流产生的电压波动,所测量的是众多锥体细胞兴奋时的突触后电位的同步总和[1]。主要用于辅助诊断脑部相关疾病,但因为其易受干扰,故临床上通常要结合其他手段来断症。

脑电图示例
脑电图最常用于诊断癫痫,因为癫痫会导致脑电图读数异常[2]。它还可以用于诊断睡眠障碍、麻醉深度、昏迷、脑血管疾病和脑死亡。它亦曾经是诊断肿瘤、中风和其他局灶性脑部疾病的第一线方法[3],但这种使用已经随着高分辨率解剖成像技术(例如核磁共振(MRI)和电脑断层扫描(CT))的出现而减少。虽然脑电图的空间分辨率有限,但它能提供精确至毫秒的时间分辨率,这是MRI、CT和PET所不能做到的。因此,脑电图仍然是用于研究和诊断的宝贵工具。
脑波种类

脑电图记录的设置
脑波种类 | 频率 | 人体状态 | |
Delta(δ) | 0.5~4 Hz | 深度睡眠且没有做梦时 | |
Theta(θ) | 4~7Hz | 有困意或自我抑制时 | |
Alpha(α) | 8~12Hz | 放松、平静、闭眼但清醒时 | |
Beta(β) | Low Range | 12.5 ~ 16 Hz | 放松但精神集中 |
Middle Range | 16.5 ~ 20 Hz | 思考、处理接收到外界消息(听到或想到) | |
High Range | 20.5 ~ 28 Hz | 激动、焦虑 | |
Gamma(γ) | 25 ~ 100 Hz(通常在40Hz) | 提高意识、减轻压力、冥想 | |
Lambda(λ) | 诱发电位 | 眼睛受光刺激时100ms后诱发(又称作P100) | |
P300 | 诱发电位 | 看到或听到脑中想像的东西时300ms后诱发 | |
参考资料
- Niedermeyer E. and da Silva F.L. . Lippincot Williams & Wilkins. 2004. ISBN 0-7817-5126-8.
- Atlas of EEG & Seizure Semiology. B. Abou-Khalil; Musilus, K.E.; Elsevier, 2006.
- . [2015-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