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幼袋
育幼袋(英語:pouch,又譯育兒囊)是有袋類雌性個體身上的一個特殊構造。「有袋類」一辭源自拉丁文中的marsupium,意思就是「囊袋」。與其他哺乳類相比之下,有袋類的幼仔在發育相當早期就從母體內生產出來,這些幼仔稱為幼獸或小袋鼠(英語:joey)。小袋鼠在出生後不久就會爬進母親的育幼袋中。育幼袋主要是由皮膚構成,將乳頭覆蓋,以保護吸取母奶的幼獸,使其得以繼續成長。

母東部灰大袋鼠與牠的孩子。
育幼袋在不同的有袋類之間並不相同,舉例而言,袋獾的育幼袋開口位於靠近臀部的一面,因此幼獸只需要爬行較短距離就可到達,而且幼獸發育到一定程度就會離開育幼袋,且再也不會回到袋中;而袋鼠的育幼袋則是開口於身體前方,因此幼獸必須爬行較長距離,且袋鼠的幼獸會有暫時性地離開袋子的行為。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