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
肱骨 | |
---|---|
![]() 肱骨以红色标示。 本图为人体正面。 | |
标识字符 | |
拉丁文 | humerus |
MeSH | D006811 |
TA98 | A02.4.04.001 |
TA2 | 1180 |
FMA | FMA:13303 |
格雷氏 | p.209 |
《骨骼解剖学术语》 |
肱骨真正的颈部叫做解剖颈,而大小结节下方的易断部份称为外科颈,因此经常成为外科医生关注的焦点。
结构
功能
连接的肌肉
三角肌起自锁骨外三分一、肩峰及肩胛骨棘突。它结束于肱骨的三角肌粗隆。三角肌与肩关节的外展、伸展、回转有关。棘上肌同样由肩胛骨棘突起始,结束于肱骨的大结节。它协助肩关节的外展。
胸大肌、大圆肌及背阔肌附着于肱骨的结节间沟。它们负责肱骨的内展及内旋。
棘下肌及小圆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3]。它们负责肱骨的外旋。肩胛下肌则附着于肱骨小结节,负责肱骨的内旋。
二头肌、肱肌及肱挠肌负责屈曲手肘。注意二头肌并没有连接到肱骨上。三头肌及肘肌附着于肱骨后方,负责伸直手肘。
棘上肌、棘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四者合称旋转肌群[4]。这组肌肉负责稳定肩关节。肩关节虽然活动能力强,但这也意味着它天生较不稳定。附近其他肌肉在擡起、放下对象及拉、推对象时协肋平衡。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动物
两栖动物的原始化石显示牠们的上肢和下肢没有或只有极短的长骨,所以牠们的肢体十分短小。绝大部分今日的四足类则有类似人类的肱骨。在许多爬虫类及原始哺乳类动物中,下肢有一个大孔供神经和血管经过。[5]
附加影像
- 本动画中肱骨以红色标示。
- 左肱骨旋转动画。
- 人的手臂。
- 肱骨末端骨骺(前向后视角)。
- 肱骨滑车(后向前视角)。
- 肱骨末端骨骺(后向前视角)。
- 肱骨顶端骨骺(前向后视角)。
- 肱骨顶端骨骺(后向前视角)。
- 肘关节深层解剖(前向后视角)。
- 肘关节深层解剖(后向前视角)。
- 肘关节深层解剖(后向前视角)。
骨化
顶端骨骺板在20岁闭合。这部位1岁生成肱骨头,3岁生成大结节,5岁起生成小结节。
末端骨骺板在16到17岁左右闭合。这部位2岁生成肱骨滑车的外侧边缘,10岁生成肱骨滑车的内侧边缘。外上髁及内上髁分别在12岁及6岁起生成。[6]
注释
- Harper, Douglas. .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2014-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 . Word Detective. [201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0).
- . healthline.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 April D. Armstrong, MD. . AAOS. 2017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 Romer, Alfred Sherwood; Parsons, Thomas S. . Philadelphia, PA: Holt-Saunders International. 1977: 198–199. ISBN 0-03-910284-X.
- . www.earthslab.com. [2017-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美国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