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精忠
耿精忠(1644年—1682年),清朝靖南王,三藩之一。
耿精忠 | |||||||||||||||
---|---|---|---|---|---|---|---|---|---|---|---|---|---|---|---|
前任:耿继茂 继任:爵位废除 | |||||||||||||||
![]() | |||||||||||||||
靖南王 | |||||||||||||||
姓名 | 耿精忠 | ||||||||||||||
封爵 | 靖南王 | ||||||||||||||
出生 | 1644年![]() | ||||||||||||||
逝世 | 1682年(37—38岁)![]() | ||||||||||||||
|
生平

三藩之乱时期耿精忠控制区
耿精忠为耿仲明之孙、耿继茂的长子。耿家先世为山东人,被迁至辽东盖州卫。耿仲明先为毛文龙辖下参将,毛文龙为袁崇焕所杀后转投孙元化,孙元化为明廷所杀后,转降努尔哈赤,顺治初从多尔衮入关,1649年封靖南王。耿仲明死后,子耿继茂袭爵,1660年移镇福建。1671年,耿继茂去世,耿精忠继承“靖南王”爵位。
耿精忠与肃亲王豪格之第七女郡主成婚,封和硕额驸。继位后,左右由于谶纬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谣,耿精忠便劝令部署将士以待变。1673年闻尚可喜将撤藩归辽东,耿精忠与吴三桂为试探朝廷态度亦具疏请撤,康熙帝允许。吴三桂起兵时,邀耿精忠共同起事,于是耿精忠在1674年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蓄发易冠服,于福州虏杀福建总督范承谟(范文程之子)及幕僚50余人,与吴三桂合兵入江西,并且邀台湾郑经由海道取沿海郡县为声援,一时兵势甚盛。
耿精忠叛乱时,康熙命康亲王杰书、将军赖塔分由浙江、衢州讨之。郑经以耿精忠未遵守约定,迳取漳州、泉州二州,纳其降将。耿精忠见大势已去,于1676年降清。1680年郑经败回台湾,耿精忠请入觐,康熙令三法司按治囚禁。1681年云南平定后,次年耿精忠被磔于市,范承谟子范时崇分割其肉祭墓。这也应验了「天子分身火耳」之谣:清皇帝磔杀(以刀分肉之刑)耿精忠[1]。
年号
耿精忠的年号「裕民」见于李兆洛《纪元编》和叶维庚《纪元通考》,李崇智认为是耿精忠私铸钱「裕民通宝」的钱号。[2]
参考文献
- 《清史稿·卷四七四》
-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第229页。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