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
范文程(1597年—1666年),字宪斗,清朝初年政治家、谋臣、军事家、重臣、汉臣首领、儒学家。其先世于明初自江西贬往沈阳[1],“居抚顺所”。万历时中秀才,接受明朝功名。努尔哈赤攻占抚顺,范文程主动投靠。历事满洲四代君主,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乾隆时编纂《贰臣传》时曾有争议,后由乾隆帝亲自裁定,凡取得明朝功名但未出仕者,不视为贰臣。
范文程 | ||
---|---|---|
![]() | ||
大清内秘书院大学士 | ||
爵位 | 一等精奇尼哈番 | |
籍贯 | 辽东沈阳中卫 | |
族裔 | 汉族 | |
字号 | 字宪斗 | |
谥号 | 文肃 | |
出生 |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辽东都指挥使司沈阳中卫文官屯 | |
逝世 | 清康熙五年(1666年)69岁 | |
亲属 | 曾祖 范鏓 子 范承谟 | |
出身 | ||
万历间生员 |
生平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范文程出生于辽东都指挥使司沈阳中卫文官屯[2]。据《清史稿》,范文程是北宋大臣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十七世孙,曾祖范鏓,嘉靖年间大臣,官至明朝兵部侍郎,《明史》有传。
范文程少时喜好读书,「年十八补生员」,十九岁为沈阳中卫学(清代改为奉天府儒学及盛京文庙)生员。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攻占抚顺,二十一岁的范文程与其兄文采(生卒年不详)主动投靠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曾对诸贝勒有言:「此名臣孙也,其善遇之!」 随努尔哈赤征讨明朝,攻取辽阳、西平等地。
皇太极即位,引为左右。范文程曾任大学士、议政大臣等职,《清史稿》有载:「崇德元年(1636),改文馆为内三院,范为内秘书院大学士,进世职二等甲喇章京」、「进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加拖沙喇哈番,赐号『巴克什』。复进二等精奇尼哈番」。康熙五年(1666年)八月范文程卒,年七十,谥号文肃。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即范文程死后四十七年,康熙为他亲题「元辅高风」匾额。
家族
《清史稿·范文程传》记载:范文程六子,承荫、承谟、承勋、承斌、承烈、承祚(妻钮祜禄氏,祖父镶黄旗满洲车尔格,曾祖一等弘毅公额亦都)。
范承谟,官至福建总督;三子范承勋,号眉山,自称九松主人,累迁广西巡抚、云贵总督、江南江西总督。
孙范时崇,官至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孙范时绎,官至都统、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孙范时捷,官至提督、镶白旗汉军都统;孙范时绶,官至左都御史、都统、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孙范时纪,官至副都统、侍郎。
玄孙范建中,任户部尚书、正黄旗汉军都统、杭州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