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书馆
历史
1844年,美北长老会来华传教后,首先在澳门暂时落脚,在此开设了花华圣经书房()。美华书馆的第一位负责人是谷立()。书馆有2名印刷工人和1名排字工。1845年,花华圣经书房迁往浙江宁波。
1858年,美国长老会派遣早年曾经学习印刷的传教士姜别利()来华主持花华圣经书房,并易名为美华书馆。1860年(清咸丰十年)12月,美华书馆从宁波迁至上海小东门外。
1874年,美华书馆从小东门迁至北京路,但是对于具体地址尚有争议,一说是北京东路288号(靖远里),另一说为北京东路18号(江西路口)[1][2]。
在姜别利主持下,到1895年,美华书馆取代了墨海书馆的地位,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上海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印刷厂,拥有滚筒印刷机4台和平台印刷机1台、大型手动印刷机4台、汽轮机1台,活字排版,并承印广学会的书刊,成为基督教在中国的最主要出版印刷机构[3]。书馆书馆从宁波迁到上海时有5台印刷机。
1902年,美华书馆迁往苏州河以北的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135号(横浜桥北)新址。(今四川北路1802弄内),再次扩建了一所印刷厂,设有排字、印刷、装订、浇铸和照相制版等车间,同时仍在北京路18号(旧门牌)设发行所。
1869年姜别利离华后,先后由韦利()、马提尔、霍尔特()、法纳姆()、费启鸿(,1845-1923)等负责。
姜别利对于中国印刷技术的发展有两项重要发明。第一是在1859年,他在宁波用电镀法创制了汉字字模,第二项发明是设计了元宝式排字架,相对于传统的手工雕刻字模,大大节省了工时,提高了印刷效率和质量,是中国印刷史上的一次革命。书馆制成七种不同大小的宋体铅字(即1~7号字:一号“显”字,二号“明”字,三号“中”字,四号“行”字,五号“解”字,六号“注”字,七号“珍”字),大量生产和销售,成为流行几十年的“美华字”,也奠定了中文铅字制度的基础[4]。姜别利也被称为中国的古登堡。
美华书馆在北京路时期就设有内部教堂,堂名思娄堂,是纪念美北长老会第一个来华的传教士娄理华。20世纪初书馆北迁横浜桥后,1925年,思娄堂也北迁到虹口的窦乐安路(今多伦路)重建。并改名为鸿德堂,以纪念1923年去世的美华书馆负责人费启鸿()。1928年10月新堂落成。
1915年,美华书馆和华美书馆合并。1927年-1928年,美华书馆宣告清理结束,设备器材盘给了商务印书馆。
意义和影响
美华书馆为中国出版业培养了早期的人才,如1897年2月成立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其4名创立者——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和高凤池原本分别是美华书馆的英文排字工、刻字工、中文排字工和老工人,均在美华书馆工作多年,并且都是长老会信徒。在商务印书馆创办过程中,费启鸿也给与了帮助。
出版书物
美华书馆主要出版《圣经》和宗教书刊,及供教会学校用的教科书,如《英字指南》、《心算启蒙》、《五大洲图说》、《地理略说》;其中有几十种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如《万国药方》、《格物质学》、《代形合参》、《八线备旨》等。另外,由詹姆斯·柯蒂斯·赫本(署名「美国平文先生」)在日本发行的第一本日英辞典《和英语林集成》是委托美华书馆印刷的。[5]
参考文献
- 〈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美华书馆〉,《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3期
- 薛理勇:〈美华书馆位置考〉,《档案与史学》2003年04期
- 上海出版志 >> 大事记
- 《中国印刷通史》
- . [201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