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楠

红楠学名)是樟科桢楠属常绿大乔木,别名猪脚楠鼻涕楠臭屎楠。台湾原生种,为樟科润楠属下的一个种。[1]嫩叶和花苞呈现红色﹐而称红楠。红楠分布于中国韩国日本台湾常见于海拔2300公尺以下的阔叶林。树皮富含黏液﹐制粉可为黏合剂[2]

红楠
叶表面有光泽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木兰类植物 Magnoliids
目: 樟目 Laurales
科: 樟科 Lauraceae
属: 润楠属 Machilus
种:
红楠 M. thunbergii
二名法
Machilus thunbergii

形态

常绿乔木,树高可达20米,树皮粗糙灰褐色,有纵向细裂纹,树皮上有明显皮孔。

单叶互生,羽状脉,细脉不明显,叶革质,倒卵形至倒披针形,先端钝至凸尖,基部楔形或锐尖,叶近轴面深绿色而富光泽,远轴面常苍白。

花黄绿色,圆锥花序;花序直立且光滑,小花梗长约1公分,苞片卵形呈红色,早落;两性花,花被片 6 枚,排成两轮,长 0.3~0.4 公分,宽约 0.15 公分,外面光滑,内面散生有绒毛;雄蕊三轮,可孕性者9枚,花药长椭圆形,光滑,第三轮花丝有腺体;退化雄蕊3枚,盾形,光滑;子房卵形。

浆果扁球形,直径约1公分,光滑,未熟果绿色,有光泽,熟果紫黑色;基部有残存而反卷的花被片。

分布

原产于台湾中国南韩琉球日本

在台湾分布于全岛中低海拔林缘或次生林中,并且为东北角东北季风林的特色物种之一。[3]

M thunbergii
후박나무 줄기
Machilus thunbergii2

用途

  • 全株具浓郁香气,因此曾被拿来当作线香的材料。
  • 叶片能作为宽青带凤蝶、青带凤蝶等蝶类幼虫的食物;果实则相当受到白头翁、红嘴黑鹎等鸟类的喜爱。[4]

参考文献

  1. .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2013-01-15].
  2. (PDF). 中医药年报. 2005 [2016-01-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2-22).
  3. . [2018-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9).
  4. . [2018-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6).
  • . [2018-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
  • . [2018-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4) (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