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祥
历史
台湾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维祥地区为一街庄,称为「维祥庄」,隶属于苗栗一堡。该庄东及南隔后龙溪及其沙洲、分流与尖山庄、鹤仔岗庄、五谷岗庄、中心埔庄为界,西南与芎蕉湾庄为邻,西边为南势坑庄、苗栗街,北边为芒埔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废县厅改设二十厅,该庄隶属于苗栗厅。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该庄改隶属新竹厅。1920年(大正九年),废十二厅改设五州二厅,该庄改制并雅化为「维祥」大字,隶属于新竹州苗栗郡苗栗街,大字下有「维祥」、「内麻」小字名[2]。
战后苗栗街改制为苗栗镇,隶属于新竹县,大字亦改制为里。1950年桃、竹、苗分治,苗栗镇改隶属于苗栗县。1981年12月,苗栗镇因属县政府所在地升格为苗栗市。
交通
省道台13线是香山内湖至丰原的干道,其中尖山至丰原路段俗称「尖丰公路」,大致以北北东—南南西走向蜿蜒经过本地区西南部,向北转东绕过苗栗市区可前往造桥、竹南后于香山内湖止于省道台1线路口,向西南可前往铜锣、三义、丰原等地。
省道台6线又称「旧后汶公路」、「龙汶公路」,是后龙龙港至大湖温泉口的干道,大致以东北—西南弧形走向转北北西—南南东走向经过本地区东南部,向北转西北绕过苗栗市区可前往后龙龙港,向南南东可前往公馆、狮潭、大湖等地。省道台6线在本地区路段为苗栗市区东侧外环道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 《台湾堡图》,台湾总督府,1904年
-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台湾总督府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