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派

统派,是指主张两岸统一、反对台湾独立台湾政治势力、组织或人物[1]

根据统一方式不同,统派分为“急统”与“缓统”,或者分为“和统”与“武统”。与之相对的,主张“不统、不独、不武”的则被认为是“维持现状”;主张“台湾独立”的则称为“独派”。

根据政治立场不同,统派大致上分为红统(亲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一国两制,主张按「香港模式统一中国,也有支持一国一制者)、蓝统(秉持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终极统一),以及联合派等不同的派系[2]。这仅是按一般印象来划定,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治学分类,可能存在不同意见。[3]

分类

政治立场

此处只是凭一般印象所进行的分类,并不具有严格的定义与精准的界线。

  • 蓝统:又称华统右统。以台湾的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蓝营中的统派为主流。他们在两蒋时期的立场是“反共”(反对中国共产党)、反“台独”,认为中华民国政府是全中国的合法政府,主张中华民国光复大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终极统一,尽管“光复大陆”可能性较小,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和终极统一依旧是“蓝统”的终极目标。代表人物多为如郝柏村等退役的中华民国国军将领,以及部分国民党党员和支持者,例如周锡玮[22][23]冯淬帆等。

统一方式

  • 和统:主张以和平手段达成两岸统一的目的(和平统一)。当前中国共产党与其所执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一国两制」为和统的主要方案。[24]
  • 武统:全称“武力统一”,主张用武力解放台湾。以一些对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失去信心耐心的部分学者为代表[25]。如旅美社会学者李毅在2016年发文称“和平统一已无可能”,主张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应在2020年就通过武力解决。[26]
  • 缓统:主张维持现状,在中国大陆民主转型后达至终极统一。1991年,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任内通过《国家统一纲领》,取代先前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政策,改为终极统一,在中国大陆未完成自由民主转型前,反对设置时程表来达成中国统一的急统主张[27][28][29]。2017年,中华民国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在菲律宾演说时明确指出,“台独绝对是死路,九二共识为两岸和平发展到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唯一道路;现阶段以弃独、不武、缓统,才能维持两岸统一前的现状[30]。”

统派政党和组织列表

支持两岸统一的政治团体及主张
政治团体成立时间总部最高领导人主张对两岸发展之影响对台影响
现存支持两岸统一之政治团体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注 1]1919年10月10日 中华民国台北市中山区八德路二段232-234号朱立伦主席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两岸以和平协议结束敌对状况。主张按照《中华民国宪法》规定追求两岸终极统一[31]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中南海习近平总书记九二共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反对台独
中国青年党1923年12月2日 中华民国台北市中正区杭州南路一段23号7楼之1林意珊主席捍卫中华民国,坚持自由民主;坚定中华正统,恢复传统道德[32];反对中国共产党,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33]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注 2]1947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苏辉主席一国两制[3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注 3]1948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万鄂湘主席和平统一[35]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1982年11月 中华民国台湾省葛永光理事长[36]三民主义统一中国[37]
夏潮联合会1987年5月17日 中华民国台北市陈福裕会长和平统一[38]
工党1987年11月 中华民国台北市郑昭明主席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中国民众党1987年11月 中华民国新北市王忠泉总裁三民主义统一中国[39]
中国统一联盟1988年4月 中华民国台北市戚嘉林主席一国两制、和平统一[40]
劳动党1989年3月29日 中华民国台北市吴荣元主席两岸和解、和平统一[41]
新同盟会1993年6月 中华民国台湾省许历农会长反对台独,赞成统一[42]
新党1993年8月 中华民国台北市吴成典主席清廉制衡、公义均富、族群和谐、国家统一,在中国实现民族统一、民权自主、民生均富的三民主义新中国[43]
中华爱国同心会1993年11月 中华民国台北市周庆峻会长一国两制、反对台独[44]
亲民党2000年3月 中华民国台北市宋楚瑜主席“亲民党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们坚持两岸一中,大陆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追求一个统一的中国是两岸所有中国人共同的责任。”[45]
中华民族致公党2000年12月 中华民国台北市陈柏光主席两岸交流、和平统一[46]
中华统一促进党2005年9月 中华民国台北市张馥堂主席
张安乐总裁
一国两制[47]国家统一
全美反独促统联盟2010年5月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陈清泉主席
梁冠军主席
反对台独藏独疆独[48]
人民民主党2011年10月2日 中华民国新北市郑村棋召集人社会主义一国一制、反对一国两制[49]
台湾人民共产党2017年2月 中华民国台南市林德旺总理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和平[50]
海外中国台湾促统联盟2017年12月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法拉盛方振主任[51]两岸和平统一[52]
中华民国台湾军政府2018年2月28日 中华民国台北市高安国司令消灭台湾民政府、维护中华民国宪法体制、反对违法乱政、捍卫民主法治、恢复社会秩序、和平统一中国。 [53]
中国红色统一党2019年6月16日 中华民国台北市黄荣章主席一国两制、反对台独[54][55][56][57][58]
已不存在之支持两岸统一之政治团体
中国民主进步党2005年10月 中华民国台北市周庆峻主席两岸统一、一个中国、一国两制[59]
台湾民主共产党2009年10月 中华民国台北市陈天福总书记认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领导,推动两岸关系发展[60]
中华台商爱国党2011年4月 中华民国台北市林国长主席促进两岸和谐合作,推动两岸和平统一[61]
中国生产党[注 4]2014年1月 中华民国台北市施精健主席促进两岸和平统一[62]
民生公益2017年3月 中华民国台北市张穆庭主席九二共识、完成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之国家统一[63]

事件

2017年12月17日,中华民国立法院三读通过“组织修正案,未来如果统派团体被认定滋事,最重可处十年徒刑,得并科一亿元以下罚金。民进党籍立法委员王定宇称,修法的原因是“中共政府在幕后操控台湾黑帮分子[64],介入各种陈抗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李俊俋则明确指出,旧法中必须同时符合持续性与牟利性,实务上无法处理统促党或爱国同心会的犯罪行为[65]。12月19日,4名新党党工遭台湾警调部门搜查、带走。在转移过程中面对人群高呼:“打倒美日汉奸政权!”、“感谢蔡英文成全!”等口号[66]。当日,大陆国台办谴责蔡英文政府对独派袒护和纵容,和对统派打压和迫害的做法[67]。12月21日,中国统一联盟主席戚嘉林呼吁蔡英文政府停止对统派的迫害[68]

注释

  1. 目前中国国民党内多数派主张"不统、不独、不武"及九二共识的政策。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大民主党派之一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大民主党派之一
  4. 2010年创立,2014年重组。2020年解散。

参考文献

  1. . 中评社. 2017-10-26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2. 吴薇. . 环球时报.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3. 杨树. . 搜狐网. 2017-08-26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4. . 苹果日报. 2016-02-24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5. . [2022-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6. . [201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6).
  7. . 新浪网. 南都周刊. 2010-09-16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8. 刘若南. . 南方周末. 2008-10-23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9. . [201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10. . 多维新闻.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
  1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2期,第66页,作家出版社,2002,"与此对立的,是“左统”路线,他们既反对国民党式的“民族主义”,,也反对“左独”的“去中国化”路线,而主张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
  12. 两岸关系变迁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第234页,张赞合,周知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五 0 年代台湾住民对两岸关系的异议,主要表现在左翼统派上面,这些当时被称为「匪谍」的左翼人士,期待着他们所向往的「红色祖国」能够来台湾一举解决民族的分裂与阶级的压迫。可是他们的期待落空了,他们惨遭严酷的迫害。"
  13. . 搜狐新闻. [2022-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4).
  14. .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15. 王建平. . 东方网. 2004-12-28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2).
  16. . 凤凰网. 台海网. 2010-03-18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17. . [2019-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7).
  18. . [2020-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2).
  19. . [201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20. . [202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21. . [202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4).
  22. . 新头壳 Newtalk. 2019-06-26 [201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23. . DW. 2019-07-20 [2019-07-21].
  24. . 新华网. 2017-10-18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3).
  25. . 苹果日报.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5).
  26. 李毅. . 察网. 2016-02-14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27. 李登辉. . 台北市: 远流文化. 1999年. ISBN 9573237245.
  28. 吴琼恩. . 海峡评论. 2006年3月 [2016-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29. 彭显钧. . 自由时报. 2015-10-06 [2016-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3).
  30. . 中国网. 郝柏村:台湾现阶段应弃独不武缓统. 2017-08-13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2).
  31. 潘维庭. . 中时电子报. 2018-05-24 [2018-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32. . 中国青年党. [2022-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33. . 中国青年党. 2022-01 [2022-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
  34. .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2).
  35.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 [2017-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36. . 大纪元. 2016-09-30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37. 钟丽华. . 自由时报. 2017-12-06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38. .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39. 何建峰. . 台湾网. 2006-05-10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40. . 台海网. 2014-02-21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1. 宁二. . 新浪网. 南风窗.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3).
  42. . 凤凰资讯. 台海网. 2014-05-11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43. . [201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9).
  44. 于2018年成立政党组织;正式改组
  45. . [2019-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7).
  46. 吕烱昌. . 今日新闻. 2017-12-16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47. 倪鸿祥. . 中国评论通讯社. 2013-02-16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7).
  48. . 腾讯新闻. 中国新闻网. 2010-05-04 [2017-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49. . [2020-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50. . 环球网. 2017年2月4日 [2017年2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7日) (中文(简体)).
  51. . [201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52. . 联合早报. 2017-12-24 [2017-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53. . [2018-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8).
  54. 2019年8月30日登记为政党法人
  55. . [2019-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56. . [2019-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57. . [2019-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6).
  58. . [2019-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59. . 自由时报. 2015-08-11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60. . 环球时报. 2013-09-30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61. . 凤凰网. 东南网. 2011-04-23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62. 钟丽华. . 自由时报. 2015-04-07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63. . 香港01. 2017年3月13日 [2017年3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9月26日) (中文(简体)).
  64. 何黎. . FT中文网.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65. . 中评社. 2017-12-17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66. . 环球时报. 2017-12-20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67. . 央视新闻. 2017-12-19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68. . 环球网. 新浪新闻. 2017-12-21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