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安雄
纪安雄(日语:/ Ki no Yasuo,822年—886年7月3日)是日本平安时代前期贵族和儒学者,氏姓最初是苅田直,后来改为纪朝臣,父亲是苅田种继。官位为从五位上周防守。
纪 安雄 | |||||
---|---|---|---|---|---|
![]() 纪安雄(《前贤故实》) | |||||
国家 | 日本 | ||||
时代 | 平安时代 | ||||
主君 | 文德天皇→清和天皇→阳成天皇→光孝天皇 | ||||
氏 | 苅田氏→纪氏 | ||||
姓 | 苅田直→纪朝臣 | ||||
假名 | |||||
罗马拼音 | Ki no Yasuo | ||||
位阶 | 从六位下→从六位上→正六位上→外从五位下→从五位上 | ||||
出生 | 弘仁13年(822年) | ||||
逝世 | 仁和2年5月28日(886年7月3日) | ||||
|
经历
安雄最初是明经得业生,后来在天安2年(858年)于明经试及第,升至从六位下,出任直讲。天安3年(859年),安雄接替辞任的广宗安人,出任存问兼领渤海客使,负责接待渤海使的事宜。贞观4年(862年),安雄与一族的氏雄和今雄等人,将根据地从苅田郡移至左京(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2]。贞观5年(863年),安雄升至外从五位下,并且与其他有学识的公卿大夫等一同编撰贞观格式。
期间,作为儒学者的安雄在释奠礼上,分别讲解了《毛诗》(贞观2年(860年))[3]、《御注孝经》(贞观4年(862年))[4]和《周易》(贞观8年(866年))[5]。
贞观9年(867年)正月,安雄升至内位的从五位下,并且在同年11月上奏自己为武内宿祢后裔,并且改姓纪朝臣。贞观11年(869年),他获任命为勘解由次官兼下野介。同年4月,安雄与大纳言藤原氏宗等一同完成格式编写,向清和天皇呈上贞观格[6],及后于贞观13年(871年)再呈上贞观式[7]。贞观16年(874年),他升至从五位上。
其后,安雄出任主计头后在贞观19年(877年)转为担任地方官,就任武藏守。在其执政下,凡事从简,并且重视施予恩惠,官人和民众均感到非常满足[8]。武藏守任期结束后,安雄重返平安京,并且在元庆6年(882年)出任铸钱长官兼周防守,但再未能如担任武藏守时一样获得好评[8]。仁和2年5月28日(886年7月3日),安雄死去,享年65岁。最终官位是前周防守从五位上。
官历
参考数据
- 大田亮『姓氏家系大辞典』角川书店、1963年
- 《[[日本三代实录》贞観4年5月13日条
- 『日本三代実录』贞観2年2月6日条
- 《日本三代实录》贞観4年8月11日条
- 『日本三代実录』贞観8年2月1日条
- 《日本三代实录》贞観11年4月13日
- 《日本三代实录》贞観13年8月25日
- 《日本三代实录》仁和2年5月28日条
参考文献
- 武田祐吉和佐藤谦三 (编). . 戎光祥出版. 2009. ISBN 978-486403001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