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地
筑地(日语:/ Tsukiji */?)是日本东京都中央区的地名,位于隅田川北侧。2019年有人口8,268人[1]。邮递区号104-0045。
筑地 | |
---|---|
町 | |
![]() 筑地市场(摄于2015年5月30日) | |
![]() ![]() 筑地 | |
坐标:35°40′06″N 139°46′26″E | |
国家 | ![]() |
都道府县 | ![]() |
特别区 | ![]() |
人口(2019年9月1日) | |
• 总计 | 8,268人 |
时区 | JST(UTC+9) |
邮递区号 | 104-0045 |
「筑地」二字有「填海的土地」之意,原是东京湾的一部份,江户时代进行填海工程后成为隅田川北岸土地。肩负东京生鲜食品集散功能的筑地市场坐落于此,因此被誉为「东京的厨房」。
明治时代起就是京桥区役所与现在中央区役所所在地,是中央区、京桥地域的行政中枢。因位处东京湾河口地区,有许多海军与中央批发市场等海运相关设施。有时也冠上京桥称做京桥筑地。
历史
海军相关设施

江户时代末期,幕府为了增强军事力,在筑地设置讲武所,之后设立海军部门的军舰操练所,胜海舟在此教授。明治维新后,明治政府接收大名屋敷与讲武所。太平洋战争之后至日本海军解散之前,此地主要作为海军用地使用。过去筑地内帝国海军相关设施如下:
- 1873年(明治6年),海军医院附属学舍创立。1880年(明治13年)废校,1882年(明治15年)海军医务局学舍在芝重新创立,1889年(明治22年)改称海军军医学校。1908年(明治41年)移转至筑地,1929年(昭和4年)迁至筑地五丁目,现在是国立癌研究中心中央医院。
- 军舰操练所
- 1888年(明治21年),自芝山内天神谷海军会计舍移转自此,1907年(明治40年)改名。1932年(昭和7年)移至胜哄桥西诘,太平洋战争终结后的1945年(昭和20年)废校。
区划调整
1923年关东大地震发生后,筑地一带损毁严重,其后以帝都重建计划为基础,在晴海通及新大桥通一带进行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及重新规划,多家寺院迁离。1935年,日本桥的鱼河岸(鱼市场)转移至筑地旧海军用地上所兴建的批发市场,并在场外形成广大的传统市集。
现在
二次大战期间,筑地发展停滞。1950年后重新发展。1966年7月1日施行住居表示[2]。今日的筑地是不少游客到访之地,筑地的中央批发市场(筑地场内市场)是世界最大的渔类批发市场之一,中央批发市场旁的传统市集(通称场外市场)也同样汇集不少人潮。
由于市场用地原为铁路货运运输而设计,腹地狭窄、缺少公路货车的停车空间,深夜早晨的周边道路常有货车违法停车的情形,加上设施老化,筑地场内市场在2018年10月迁移至江东区丰洲新建的的丰洲市场,场址则有再开发的计划[3]。另一方面,筑地场外市场将继续留在原址,不会随之搬迁。但筑地场内市场的迁移,预期将对筑地以及中央区带来深刻的经济冲击[4]。
地名由来
「筑地」意为填海地。此地是明历大火后所施工的填海地[5]。
町名的变迁
实施后 | 实施年月日 | 实施前(无备注表各町名部分地区) |
---|---|---|
筑地一丁目 | 1966年7月1日 | 筑地一丁目、筑地二丁目、筑地三丁目 |
筑地二丁目 | ||
筑地三丁目 | ||
筑地四丁目 | 筑地四丁目(全域) | |
筑地五丁目 | 筑地五丁目(全域) | |
筑地六丁目 | 小田原町二丁目(全域)、小田原町三丁目(全域) | |
筑地七丁目 | 小田原町一丁目(全域) | |
滨离宫庭园 | 筑地六丁目(全域) |
备注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筑地 |
- . 中央区. 2019-09-03 [2019-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8).
- 同年11月30日、自治省告示第176号「住居表示が実施された件」
- 中央区の颜「筑地市场」移転问题について考える 的存盘,存档日期2015-02-11.中央区ホームページ
- . 中央区タウン. e-まちタウン.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1).
- 筑地地区 中央区ホームページ 的存盘,存档日期201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