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屋
窑屋(英语:)是位于英国牛津莱辛赫斯特赫丁顿石场的一栋建筑物,曾是作家C·S·路易斯的住所,且为他的《纳尼亚传奇》系列作品提供了灵感[1][2][3][4]。
窑屋 | |
---|---|
![]() 1997年时的窑屋。 | |
概要 | |
状态 | 现不对外开放 |
类型 | 建筑物 |
用途 | 本为砖瓦厂,后为住宅 |
所属国家/地区 | 英国 |
地点 | ![]() |
C·S·路易斯基金会 | |
地图 | |
历史

窑屋内景。
窑屋建于1922年,最初是砖瓦厂[1]。
1930年10月,C·S·路易斯与朋友的母亲莫尔太太共同合资买下窑屋,成为他们的住家,两年后路易斯的哥哥华尼·路易斯亦搬过来同住,兄弟俩都很喜欢窑屋及其周遭环境。虽说窑屋房地是登记在莫尔太太名下,但路易斯兄弟拥有终身居住的权利。窑屋一旁还有八英亩大的野地及一座池塘(据说19世纪诗人雪莱常在该池塘旁沉思),路易斯兄弟有时会在此散步、划船[5][6]。窑屋的园丁弗雷德·帕克斯佛德负责打理果园和菜园,他成为《纳尼亚传奇》角色泥杆儿的灵感来源[7]。
二战期间,路易斯还在窑屋暂时收容了一批为躲避战火而从伦敦撤离的孩童[8][9][10]。那时候的窑屋有一个网球场、一个苹果园,且养了不少母鸡[6]。
在路易斯兄弟于窑屋居住的三十多年间,这栋老房子连最基本的维修都没做过,多年来已残破不堪,地板下长满了霉菌[11]。1957年,当路易斯与美国女作家海伦·乔依·戴维德曼成婚后,戴维德曼也住进了窑屋[6]。一次雨天时,道格拉斯(戴维德曼与前夫生的儿子)在屋内差点被垮落的天花板砸到。等戴维德曼的疾病减轻之时,她立即雇请工人对窑屋进行全面翻修,使其焕然一新,就连屋外的庭园和花房也经过重整或重建[11]。戴维德曼终于1960年7月去世[6]。
1963年11月22日,路易斯于窑屋去世[2]。
来自美国加州的C·S·路易斯基金会在1980年代买下了窑屋,并将其恢复到30年代时的外观[1]。现时的窑屋并不公开对外开放,仅提供个人或团体的预约参访[2][12]。
参见
- 小草原,C·S·路易斯童年的住宅
参考文献
- . www.headington.org.uk. [2018-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4).
- . 2007-10-15 [2018-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5).
- Bates, Stephen. . the Guardian. 2002-07-18 [2018-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9) (英语).
- . The Oxford Times. 2013-12-06 [2018-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1) (英语).
- 幸佳慧. . 台北: 时报文化. 2006年1月. ISBN 957-13-4429-X.
- 柯林·杜瑞兹. . 台北: 启示出版. 2004年6月. ISBN 986-7470-03-6.
- . The Wheaton Record. 2017-04-13 [2018-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5) (美国英语).
- 艾伦·雅各布斯.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11月. ISBN 978-7-5675-2312-8.
- 禤浩荣. . 天道书楼. 2006. ISBN 9622086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3).
- . BBC Religion & Ethics. 2013-11-15 [2018-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5) (英国英语).
- 道格拉斯·葛莱逊. . 台北县: 立绪. 2004年4月. ISBN 957-0411-93-7.
- . C.S. Lewis Foundation. [2018-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3) (美国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