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雀
(学名:,)又名爪哇禾雀、黑芙蓉、白芙蓉、银芙蓉、浅黄褐芙蓉,为雀形目梅花雀科禾雀属的鸟类,分布于印尼,一般生活于低地草原或具草甸、灌丛的空旷林地、也见于耕地、花园、城郊的村镇以及活动于稻田或甘蔗田、树林或灌木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亚洲及埃塞俄比亚[2]。
禾雀![]()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梅花雀科 Estrildidae |
属: | 禾雀属 Padda |
种: | 禾雀 P. oryzivora |
二名法 | |
Padda oryzivora | |
异名 | |
Lonchura oryzivora Linnaeus, 1758 |
种类
- 白禾雀

人工饲养的白禾雀
(约3个月大的幼鸟)
(约3个月大的幼鸟)
- 银禾雀
.JPG.webp)
人工饲养的银禾雀
(约6个月大)
(约6个月大)
- 浅褐禾雀
特征
体长13至14公分、体重24至30公克。原生地为印尼的爪哇与峇里岛地区,是知名的观赏鸟类。栖息于平原地带,主要食物为禾本科植物的种子。尽管禾雀在全世界被养殖作为宠鸟,但禾雀在原生地的野生族群因环境的人为限制而极需保护。 毛色以纯白色为大宗,俗称白文鸟,其余尚有黑文、银文、红文等。
相关图像
- 人工饲养之白禾雀所产下的卵(与新台币壹圆大小比例对照)
食物
主要以禾本科和其他草类的种子为食。
禾雀与中国文化
据说在400年前已有中国人饲养禾雀。因此禾雀经常被用作中国占卜术中灵雀占卜的「媒鸟」。相士首先把禾雀从小盒中放出来,然后禾雀会在占卜用的签筒抽一支签,相士此后便会根据签文向客人解释签文。这种占卜术在香港庙街及台湾极为盛行。
威胁
由于栖息地开发,以及经常被设陷阱捕捉作宠物鸟类贸易,野生爪哇禾雀在原生地数目下降。
保护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品种以及世界自然保育联盟(IUCN)中的濒危物种。
参考文献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1: e.T22719912A183133210. [2024-01-06]. doi:10.2305/IUCN.UK.2021-3.RLTS.T22719912A183133210.en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