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露蒂·高蒂卡絲

碧露蒂·瑪麗亞·菲洛梅娜·高蒂卡絲立陶宛語1946年5月10日),立陶宛加拿大[1]女性人類學家、靈長類學動物學家、保育生物學家暨動物行為學家,也是一位作家,現為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教授,曾獲頒加拿大勳章[2],也就是加拿大的最高平民榮譽勳章。高蒂卡絲可說是靈長類學界的紅毛猩猩權威[3],現今已知的紅毛猩猩知識,幾乎都是她的研究成果[4]

碧露蒂·高蒂卡絲
碧露蒂·高蒂卡絲,攝於2011年
出生Birutė Marija Filomena Galdikas
(1946-05-10) 1946年5月10日
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威斯巴登
母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知名于紅毛猩猩的研究與保育
奖项泰勒环境成就奖(1997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靈長類學, 人類學, 動物行為學
机构西門菲莎大學
论文Orangutan adaptation at Tanjung Puting Reserve, Central Borneo(1978年)
受影响自路易斯·李奇珍·古德黛安·佛西

早年生活

1946年5月10日,高蒂卡絲生於德國威斯巴登[5],雙親安塔納斯()和菲洛梅娜()皆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自蘇佔波羅的海國家逃出的立陶宛籍難民,她有兩位弟弟和一位妹妹[6][7]。1948年高蒂卡絲兩歲時,一家人遷往加拿大,父親在魁北克省成為簽約的採礦工[5],隔年這一家再轉往多倫多,父親成為承包商暨採礦人,她也在那裡長大成人。童年時期,一望無涯的森林和異國風情已深深烙印在高蒂卡絲的腦海裡,她第一本在多倫多公立圖書館借的書,就是美國的童話繪本《好奇猴喬治[8]。隨著高蒂卡絲年歲漸長,她也讀遍了《國家地理雜誌》中,珍·古德黛安·佛西的冒險經歷[9] ,前者為英國女性動物學家,致力於黑猩猩的研究,後者為美國女性動物學家,研究山地大猩猩長達十餘年[4]

1962年,高蒂卡絲一家搬到溫哥華,她就在那裡遇見了未來的丈夫羅德·布林達摩(英語:Rod Brindamour)。兩年後,高蒂卡絲進入英屬哥倫比亞省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就讀,家人移民至美國時,她也轉而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讀書,主修心理學和動物學[5]。1966年,她取得兩校聯合授予的雙學士學位,1969年,她取得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學碩士學位,同年與攝影師布林達摩結婚[5]。在碩士研究所時期,高蒂卡絲結識了英裔肯亞籍的古人類學路易斯·李奇,提議到紅毛猩猩的自然棲息地做研究,因而成為珍·古德和黛安·佛西之後,李奇的第三位徒弟[5][10]。李奇和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同意在東南亞婆羅洲建立研究設施[6][11],1978年,她以當時的研究成果作為博士研究主題,取得了UCLA的人類學博士學位[6]

人稱「靈長類女中三傑」

高蒂卡絲是紅毛猩猩研究領域的先驅,紅毛猩猩則是猩猩科一支重要原生物種,部分分布於印尼馬來西亞。即使李奇先前並不看好,她仍說服李奇協助她組織其潛心研究[8][10],1971年,高蒂卡絲丈夫布林達摩抵達丹戎普丁國家公園保育區,其位於印尼在婆羅洲的屬地加里曼丹。高蒂卡絲是李奇指定的三位女性靈長類研究家中的第三位,允許她進入牠們的自然棲息地研究。李奇並將她們三位合稱為「靈長類女中三傑[12],另外兩位分別為研究黑猩猩的珍·古德,以及研究山地大猩猩的黛安·佛西[4][8]

在李奇決定指派她之前,紅毛猩猩是人類了解最少的猩猩科動物,於是李奇和國家地理學會協助高蒂卡絲建立研究營地,以期在婆羅洲進行紅毛猩猩的田野調查,她的研究廣泛囊括了牠們的行為、棲息地以及飲食習慣[8][10]

研究與提倡保育

高蒂卡絲年值25歲時就來到婆羅洲,在叢林裡展開對紅毛猩猩的田野調查;對大部分西方國家的人來說,那片叢林環境實在談不上宜居[8][10]。高蒂卡絲的研究,除了為紅毛猩猩喚起世界性的關注之外,她將印尼的生物多樣性雨林視為一個整體,推展了科學領域中碩多無價的知識[8]

高蒂卡絲抵達婆羅洲時,建立了一個原始的樹皮茅草小屋,稱之為「李奇營」,就在鄰近爪哇海的海邊[3]。她曾遭遇大批盜獵者、成群的水蛭,還有群集的肉食性昆蟲侵擾[3][10],但她仍咬牙苦撐了三十餘年,並大力提倡保育紅毛猩猩及牠們的雨林棲息地,後者正遭受各種因經濟而起的人為行動的迅速破壞、例如伐木、為種植棕櫚樹以取得棕櫚油而砍伐雨林、淘金礦,甚至還遭到非自然引起的火災燒燬[13]

高蒂卡絲對保育生物學不遺餘力的行動,遠超過她的口頭呼籲,尤其重視交付給她照顧的紅毛猩猩孤兒重返大自然生活這一塊[8],這些「孤兒」原本多為非法飼養的寵物,但既有飼主無法應付牠們的聰明才智和難搞[3]。高蒂卡絲透過國際紅毛猩猩基金會 (OFI) 協助紅毛猩猩孤兒野歸之外,也涵蓋了雨林的保育行動[10]

高蒂卡絲的貢獻曾由動物星球頻道製作成節目,主持人是史帝夫·歐文傑夫·考文,前者是人稱「鱷魚先生」的知名澳洲保育人士暨野生動物學家,後者是知名的美國動物學家暨野生動物保育人士。《紐約時報》在 2007年1月25號登出的生物燃料報導,進一步強調了高蒂卡絲對印尼雨林保育傾注的關注和努力;《國家地理雜誌》2008年11月號刊出的〈婆羅洲的真相時刻〉()一文也指出,高蒂卡絲的國際紅毛猩猩基金會也參與了雨林復育計畫,協助曾遭破壞的區域重新種植原生草木。

傑出貢獻

高蒂卡絲在積極為紅毛猩猩保育和雨林復育發聲同時,也並不怠慢田野調查研究的進度,她的研究年數一直在更新哺乳動物研究的最長紀錄[10]。高蒂卡絲後來的丈夫帕克·博哈()是達雅族部落酋長,其為婆羅洲上的土生民族[10]

高蒂卡絲撰寫了不少著作,例如《伊甸倒影:紅毛猩猩與我共處的年月》(),高蒂卡絲在這本回憶錄敘述了自己在李奇營的種種體驗,以及為將遭人捕捉的紅毛猩猩再度野放回婆羅洲雨林,如何奔走與努力[10]

高蒂卡絲現為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的教授,該校位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的本那比,她也在印尼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大學享有榮譽教授的頭銜[1]。此外,高蒂卡絲亦為位於美國加州洛杉磯國際紅毛猩猩基金會 的總裁[2]

獲獎與表彰紀錄

美國《生活》週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及《洛杉磯時報》都專訪過高蒂卡絲[8],不少電視紀錄片也拍過她的經歷,她還二度登上《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3][10]

1995年,高蒂卡絲獲頒加拿大勋章[2]

1997年,高蒂卡絲獲頒泰勒環境成就獎[2];獲獎原因為其田野研究極具開創性,也因其畢生致力於環境科學的進步,就和她同為「靈長類女中三傑」的珍·古德,以及田野調查生物學家的先鋒喬治·夏勒一樣貢獻卓越。高蒂卡絲還獲頒印尼的地球英雄獎[2][10],其為蘇格蘭皇家銀行世界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所創立,旨在獎勵保育生態人士,高蒂卡絲既是唯一一位非印尼出生的獲獎人,同時也是第一位受印尼政府如此器重的女性[8];以及「人類起源科學獎官員」(),該非營利組織旨在復原並分析人類起源的相關化石。此外還有1993年聯合國環境署頒給高蒂卡絲全球500佳環境獎、加拿大頒發的伊莉莎白二世紀念獎章、1990年善待動物組織頒發的人道主義獎,1992年美國山巒俱樂部頒發的奇科·曼德斯獎,山巒俱樂部是一個環境組織,而奇科·曼德斯則是守護雨林的知名環保鬥士[1][14]

相關影視作品

2011年,3D紀錄片《天生愛自由》上映,主題就是高蒂卡絲與紅毛猩猩的保育行動,並由她本人現身入鏡[8]。她的相關電視紀錄片有CBS公司製作《與猿同行的她》(,2019年)[15][16],其他有《最後的靈長類女中三傑》(,2008年)[17]、《自然》(,2005年)[18]、《生活與時代》(,1996年)、《國家地理特輯三十週年》(,1995年)[19],紀錄片則有《紅毛猩猩:抓住最後一枝樹枝》(,1989年)[20]、英國第四台製作的《美女與野獸》(,1996年)[21]和《泰瑞·普萊契的叢林探險》(,1995年)[22]等。

參考來源

  1. . Orangutan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9 April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9) (美国英语).
  2. . www.sfu.ca. [2021-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30).
  3. Galdikas-Brindamour, Birutė. .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148 (4). October 1975: 444–473.
  4. de Waal, Frans. .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995 [2021-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4).
  5. Spradley, Joseph L. (编). . Great Lives From History. Vol. II. Ipswich, Massachusetts: Salem Press. 2013: 339–342. ISBN 978-1-58765-970-6 Internet Archive.
  6. . www.science.ca. 2015 [14 August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6).
  7. Gallardo, Evelyn. . Chronicle Books. 1993: 8–9 [14 August 2015]. ISBN 08118040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5).
  8. . orangutan.org. [2021-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9).
  9. Pfeiff, Margo. . Reader's Digest. 1993, 143 (855): 127–132.
  10. 人間福報. . 人間福報. [2021-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5) (中文(臺灣)).
  11. Gallardo, Evelyn. . Chronicle Books. 1993: 9–10 [14 August 2015]. ISBN 08118040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5).
  12. Galdikas, Birute Mary. . The New York Times. 6 January 2007 [14 Dec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13. Robin McDowell. . Associated Press. 18 January 2009 [18 Januar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January 2009).
  14. 阿咖. . 地球圖輯隊. 2016-07-13 [2021-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5) (中文(臺灣)).
  15. . [2021-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5).
  16. , [2021-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30) (美国英语)
  17. , [2021-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8) (美国英语)
  18. , [2021-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美国英语)
  19. , [2021-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31) (美国英语)
  20. , [2021-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30) (美国英语)
  21. . 12 August 1996 [2021-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6) www.imdb.com.
  22. , [2021-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4) (美国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