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子是浅而小的食用器具,用来盛载食物或其他饮食器具,一般是圆形的,大型碟皿较常称作。但在粤语等部分汉族语言,这类器皿则通称作「碟」。

瓷器店里未涂上彩釉的碟子
2005年日本国际博览会上,主办方用57万件瓷器拼起的「天水皿」。
超市货架上的盘子和饭盒

为了盛载各式食物,皿的材料一般都是用坚硬材料制成,如陶瓷玻璃塑料金属等,这些物料也方便碟子清洗再用。现代的用完即弃皿则用发泡胶纸张制成。皿也大小不一,小有用来盛杯子的杯碟,大有用来盛载分享食物的盘子。

西洋文化也习惯用皿盛,再用金属汤匙勺起送进嘴里饮用,汤剩下不多的时候,可以提起皿的一边让汤流到皿的一边去再勺起饮用;东方饮食文化则习惯用盛汤,并可以直接提起碗把汤倒进嘴里,两种饮食文化可谓相映成趣。

由于皿的形状平坦,表面可以画上精巧细致的装饰图案。这类皿则是用来陈列布置的展品,而不用作食用器具。部分奖状、纪念状也会是皿形的。

引申运用

皿、碟、盘等字后来也被用来指形状类似的物品,例如游戏与练靶时用的飞盘;保存数字信息用的光盘磁盘硬盘;或是俗称「飞碟」的扁圆形不明飞行物体

港式粤语中「碟」则有唱片的意思,「出碟」、「大碟」和「细碟」分别解作「推出唱片」、「音乐专辑唱片」和「单曲唱片」。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盘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盆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