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记

白鲸记》(英语:)为赫尔曼·梅尔维尔发表于1851年的小说,讲述了一名40多岁的中年人在捕猎白色抹香鲸时所产生的的各种事件和心理活动,对捕鲸和提取鲸油有着极度详细的描述,主角作为一个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的船员,他于船上生活期间竟然能领悟出对阶级、歧视、社会地位、善恶和上帝是否存在的探索,因此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

白鲸记
白鲸记第一版封面
原名
作者赫尔曼·梅尔维尔
类型冒险小说史诗海洋文学
语言英文
主题捕鲸
发行
出版机构Harper & Brothers (纽约)
Richard Bentley (伦敦)
出版时间1851年
出版地点纽约
伦敦
媒介纸本(精装、平装)
页数634页
规范控制
ISBNNA

值得注意的是《白鲸记》这个名字的来源是书中的一头叫莫比·迪克(Moby Dick)的白色抹香鲸,并不是中文里的白鲸

概要

全书有442页,共分成135章,而节选版只有84章,因为篇幅过度冗长,曾一度认为不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在英国多次被退稿,1851年出版,读者反应十分冷淡,第一年只卖出5本,一直到《白鲸记》出版了七十年(1920年)后,梅尔维尔在美国文学的地位才获得重新评价(可惜梅尔维尔已在1891年9月28日去世,无法看到自己的成就),福克纳说过:「看完《白鲸记》,第一个想法是希望这本书是我写的。」至今日,《白鲸记》已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故事简述

莫比·迪克

《白鲸记》是一部以海上捕为题材的小说,一位名叫亚哈(Ahab)的“裴廓德号”(,IPA:ˈpikwɒt)捕鲸船船长带领全体船员,追捕一条叫做「莫比·迪克」(Moby Dick)的大白鲸的历险过程。

亚哈是一名意志坚定的船长,聪明、自大,他在海上四十年,有十分丰富的航海和捕鲸经验,对各个大洋的海况和鲸鱼的分布都非常熟悉。在一次捕鲸过程中,亚哈被一条名叫莫比·迪克的抹香鲸咬断了一条腿,从此决心一定要捕杀莫比·迪克。他说:「不要对我不尊敬,就算是太阳得罪我,我也会出手痛击。」

“裴廓德号”出航时聘雇了来自纽约以实玛利(Ishmael)[1]和科科伏柯岛(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屿)上食人族的王子魁魁格(Queequeg),以实玛利厌烦了陆上枯燥乏味的生活,于是决定到海上冒险,在旅店中,认识了标枪手魁魁格,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很好的朋友,并一起登上了捕鲸船“裴廓德”号。对宗教、种族,以实玛利有自己的认识,他说:「宁愿与一个清醒的食人族土着同床,也不要与一个酗酒的基督徒交往。」整个故事几乎是用以实玛利为第一人称来描述,本书第一章第一句是:「叫我以实玛利(Call me Ishmael)」,这了成为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开场白之一。

亚哈伯与莫比·迪克的决斗

裴廓德号从美国东岸楠塔基特(或译“南塔开特”,Nantucket)出发,从南大西洋经非洲南端,进入印度洋、太平洋,途中捕杀了几头鲸鱼,该船先后与“信天翁号”、“处女号”、“玫瑰蕊号”、“拉吉号”等好几艘船相遇,拉吉号的船长布默劝说亚哈不要对莫比·迪克进行报复,拉吉号船刚刚和莫比·迪克交过手,被莫比·迪克撞沉了捕鲸小艇,船长加迪纳的儿子不知去向。尽管“裴廓德号”在海上大有收获,但亚哈船长满脑子里都是报仇,船长因被大白鲸咬断左腿,一意要追杀大白鲸,他向水手们承诺,谁最先发现那只白鲸,就奖励一枚金币。他们和白鲸三度遭遇,一次船上的保存鲸油的桶破裂,魁魁格拚命补救,结果得了重病,木匠做了一个黑色棺材,魁魁格却奇迹似的生还。经过三场血战,最后船长奋身刺杀白鲸,被鱼叉上的绳子缠住,不幸落海身亡,捕鲸船被撞翻,而莫比·迪克也不知去向;只有船员以实玛利生还,他在海里爬上了魁魁格生前的预备棺材,被“拉吉号”救起。他后来以回忆方式叙述这段惊心动魄的历险。

魁魁格(季奎格)

评述

捕鲸的百科全书

故事中有二分之一的篇幅是描写捕鲸业的习俗,与鲸鱼有关的文学、艺术,鲸鱼的生理构造,例如鲸鱼最大的弱点是无法止血,鲸鱼的喷水有灼热之虞等,以及水手如何屠宰鲸类获取鲸油龙涎香蓝鲸在《白鲸记》中被称为硫磺底(Sulphur-bottom),因为硅藻附着在蓝鲸的皮肤上,使得它们的下侧呈现橘棕色或淡黄色。《白鲸记》可以算是一部捕鲸的百科全书。

预兆的安排

《白鲸》小说中安排了很多“预兆”,以增强全书的神秘感和情节的紧张感。例如所住的大鲸酒店的老板姓“棺材(Coffin)”,航海途中遇到大乌贼,费达拉的三个预言、最后追击时出现的大量的鲨鱼海鸟等,一次次的都在预示着最终悲惨的结局。

影响

  • 这部小说充满隐喻象征与探求未知的勇气,曾被好莱坞电影不断地改编拍摄,如白鲸传奇:怒海之心
  • 世界著名咖啡制造商星巴克(Starbucks)的名字就出自《白鲸记》中大副斯达巴克(Starbuck)的名字。
  •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很喜欢《白鲸》这部著作和亚哈船长这个角色。[2]
  • 魔兽世界在瓦许伊尔区域有一只稀有精英的鲸鱼叫做莫比斯(Mobus)
  • 日本漫画ONE PIECE》中白胡子海贼团的海贼船名为白鲸号(莫比迪克号)。
  • 在《星际迷航》系列中,多次将白鲸记布置在剧情中,包括《星际迷航II:可汗之怒》《星际迷航VIII:战斗巡航》等。
  • 游戏合金装备V 幻痛中,序章开场主角被称为亚哈,直升机的名称为裴庞德号。主角身旁伪装成病人的Big Boss也有一句台词:「叫我以实玛利(Call me Ishmael)。」
  • 迈克尔·杰拉德·鲍尔出版的《不要叫我实马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实马利这个名字,据说是从那句著名的开场白“叫我以实玛利”中来的。
  • 细田守动画电影《怪物的孩子》中,主角九太(莲)在图书馆翻阅和学习认字的书籍便是《白鲸记》。后来九太的对手一郎彦也因为阅读该书籍,学会变成巨鲸的模样攻击人类。
  • DC电影《水行侠》拍摄时期使用的工作标题「Ahab」,就是取用本作男主角的名字。
  • 电子游戏《这就是警察》(This is The Police)以此书中的情节来暗示游戏剧情进度。
  • 电影《我的鲸鱼老爸》(The Whale)片中亦出现本书。
  • 歌手陈惠婷于《21克》专辑中收录同名歌曲《白鲸记》。
  • 游戏《边狱公司》(Limbus Company)里,12名囚人主角群之中的以实玛利,其故事原型便出自于《白鲸记》,而裴廓德号的主要角色皆有于故事内登场

莫比·迪克名字的来源

莫卡·迪克(Mocha Dick)是一条著名的雄性抹香鲸,在19世纪早期出没太平洋海域,捕鲸人追捕时会主动攻击小船造成伤亡,甚至有时捕鲸船猎捕其他鲸鱼时,莫卡·迪克会突然出现攻击捕鲸小船,令捕鲸人头痛且闻风丧胆。1810年在智利南部摩卡(Mocha)海域首次跟捕鲸人交战出名,在海上纵横48年后,1859年最终被一艘瑞典籍的捕鲸船捕获,身上还插着十九支标枪。美国探险家和作者耶利米·雷诺兹(Jeremiah N. Reynolds)将它的故事发表在了1839年的《荷兰籍纽约人》(The Knickerbocker)这个杂志上,题目是:莫卡·迪克:太平洋上的白鲸:手稿上的一页”(Mocha Dick: Or The White Whale of the Pacific: A Leaf from a Manuscript Journal")。[3]Yves Cohat所着的《鲸鱼生与死:海上帝王生命之歌》一书中,1840年一位曾遭受莫卡·迪克攻击获救的水手描述,实际上莫卡·迪克外表像一般的抹香鲸,但特征是巨大的头部上有一道白色疤痕,可能是“白色疤痕”被人误解读成“白色的身体”。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就受到了这条抹香鲸的启发。

参考文献

  1. 以实玛利是《旧约》中的弃儿,在以撒(Issac)出生。亚伯拉罕之妻撒莱起初不能生育,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同使女夏甲所生的儿子。后来,撒莱也生了一个儿子,于是便将夏甲母子逐出家门,任其流浪荒野。然而上帝眷顾这母子二人并为儿子取名“以实玛利”(即“神听见”之意)
  2. 乔布斯传》一书中(17页)提到“我开始听很多音乐,阅读科技以外的书,例如莎士比亚、柏拉图的作品。我爱看《李尔王》。”他(乔布斯)最爱的还包括《白鲸》和迪兰·托马斯(Dylan Thomas)的诗作。我问他为什么喜欢李尔王和亚哈船长,这两个是文学作品中最固执、最执着的角色,但他没有回答我,我也没有再提。
  3. Mocha Dick

外部链接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en:Moby Dick
维基语录上的en:Moby Dick语录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