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
病历即医疗纪录的集合,是民众至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的所有医事相关纪录。
病历数据源基本上是由医务人员,如医师、药师、护理师、、麻配师、复健师、营养师等,在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本、符号、图表、影像、切片、检查结果等资料。
病历不仅记录病情,而且也记录医师对病情的分析、诊断、治疗、护理的过程,对预后的估计,以及各级医师查房和会诊的意见。因此,病历既是病情的实际记录,也是医疗、护理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反映。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部份医疗院所开始导入电子病历,医务人员改以电脑或是 PDA 等设备记录病历及开立药方,X 光片改以电脑文件保存。
台湾的病历管理
1954 年台大医学院在美援公署的协助下聘请美国杜克大学专家 Bufkin 协助筹设病历室,并派遣病历室主任黄士情前往杜克大学学习病历管理。尾位数文件排列法及彩色病历夹也在此时引进台湾[1]。
参考数据
- 范碧玉(2008):病历信息管理学,合记图书出版社,初版,台北。pp. 14-16。 ISBN 978-957-41-5801-0(「我国病历信息管理的发展」)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