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音鈸
疊音鈸(英語:)是其中一個在大多數鼓組中的標準部分。在保持一個穩定的鼓點時會使用它,[1] ,而不是使用重音的碎音鈸。它通常放置在落地鼓上方,鼓組的最右側(或慣用手的方向)。[2]
爵士鼓 |
鼓:1 大鼓 | 2 落地鼓 | 3 小鼓 | 4 筒鼓 |
其他 |
Sizzle cymbal | Swish cymbal | Crash/ride cymbal |
參見 |
效果鈸 | 鼓零件 | 鼓棒| Traps case |
術語
疊音這個詞是指疊加著音樂,就像描述鈸被擊打後的持續音量。該術語可以描述樂器的功能或特徵。大多數鈸製造商為樂器的不同功能或特徵,而製造特定的鈸。
一些鼓手會使用中國鈸,嘶嘶鈸或專門的音調的鈸,如嗖嗖聲或砰砰聲,作為疊音鈸。當使用鼓掃和錄音時,只要擊打得非常輕柔,即使輕薄的碎音鈸也可以作為疊音鈸。
另一方面,當大聲擊打時,設計為疊音的鈸可能會如同非常響亮,長響的碎音鈸。
碎音/疊音鈸
指定作碎音/疊音、或更少見疊音/碎音的鈸可作為大的疊音鈸或第二個疊音鈸,或在非常小的套件中作為唯一的吊鈸。
聲音
當被擊打時,疊音鈸會產生持續,閃閃的聲音,而不是碎音鈸的較短,衰落的聲音。疊音鈸的最常見直徑約為20英寸(51厘米),但從18英寸(46厘米)到22英寸(56厘米)的疊音鈸都是屬標準。較小和較薄的鈸傾向於更暗,發出更閃爍的聲音,而更大和更厚的鈸傾向於在需要更大聲的音量情況下更好地表現,反之亦然。可以使用的疊音鈸尺寸可高達26英寸(66厘米)和低至16英寸(41厘米),目前亦可製造低至8英寸(20厘米)的疊音鈸。最厚和最大的疊音鈸傾向於約22英寸,較大的疊音鈸限制必須要擁有中等和中等薄的厚度。
音頻樣本 | ||
---|---|---|
樂器 | 內容 | 音頻 (Ogg Vorbis) |
疊音鈸 | 擊打 鈸面 | ⓘ |
擊打鈸心 | ⓘ | |
擊打 鈸邊 | ⓘ | |
在維基共享資源頁面得知更多 |
在搖滾樂或爵士樂中,疊音鈸通常作鼓點定期敲擊,作為伴奏歌曲的一部分。通常鼓手將在腳踏鈸或疊音鈸上的相同固定音型之間變化,例如演奏主歌中的腳踏鈸和樂奏和/或副曲中的疊音鈸。
疊音鈸的聲音也取決於使用什麼樣的鼓棍擊打它。在搖滾樂和金屬音樂,木頭和尼龍頭鼓棒很常見; 木材可以產生更平滑,更安靜的聲音,而尼龍尖端可以產生更多的“Ping”的聲音效果。它會產生低振動,保持穩定的節拍,但聲音音量較低。鈸心,鈸中心凸起的部分,擊打可以產生更明亮,但更不持久的聲音。與鈸邊的微妙聲音相比,鈸心能產生瞭如此明亮的音調。鈸邊的聲音經常被用作模擬另一種鈸的聲音。一些疊音鈸有一個異常大的鐘,更常見於各種形式的金屬音樂和硬搖滾樂。這降低了快速重複敲擊鈸心所需的準確度,並產生比大多數疊音鈸鈸心更響亮,更明亮的音調。
參考資料
- Schroedl, Scott. . Hal Leonard. 2001: p7. ISBN 0-634-02185-0 (英语).
It's called the ride cymbal because you 'ride' on it--that is, you maintain a steady pattern.
- Peckman, Jonathan. . 2007: p.195. ISBN 1-59863-330-9 (英语).
- . 201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7) (英语).
Long story short, Charlie’s go-to is an ancient 18” UFIP Flat Ride made in Italy back in the day—possibly the late 1960s.
- Schroedl, Scott. . Hal Leonard. 2001: p.9. ISBN 0-634-02185-0 (英语).
- . The Percussive Arts Society. [2017-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7) (英语).
Dodds' way of playing press rolls ultimately evolved into the standard jazz ride-cymbal pattern. Whereas many drummers would play very short press rolls on the backbeats, Dodds would start his rolls on the backbeats but extend each one to the following beat, providing a smoother time 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