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

哲學中,理性英語:)是指人類能夠運用理智的能力。相對於感性的概念,它通常指人類在審慎思考各項客觀證據後,以推理方式,推導出合理的結論。這種思考方式稱為理性。

感性和理性,都屬於意識的範疇,且為意識的性質。 理性,基於意識,是具有參照性的意識。 參照系,可以是生命,比如本能;也可以是知識,比如坐標;也可以是意識,比如自我。

理性,也代表其思想及行為不會被杏仁核劫持,能夠冷靜分析,控制情緒,是情緒智慧中重要的一部分。[1]

字源

理性(英語:)最早源起於希臘语词语“邏各斯”(希臘語,logos)。在羅馬時代,譯成拉丁語,拉丁语原意是計算金錢,但在等同於邏各斯後,成為哲學上廣泛使用的術語。譯成法语後,成為法語:。最後形成了理性(英語:)與理智英語:)的字根。

經濟學的應用

新古典經濟學的模型中,無限理性被作為模型中的作為準則之一,人因為絕對理性而做出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行為。

但是在論理模型外,行為經濟學中,人不是絕對理性的,非理性因素影響著人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的決策。

參考

  1. Freedman, Joshua. (PDF). [2010-04-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November 22, 200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