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玡榆
琅玡榆(学名:)为榆科榆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江苏、安徽等地,生长于海拔150米至2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中性湿润粘土的阔叶林中及石灰岩缝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1]
| 琅玡榆 |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 演化支: | Tracheophyta |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 演化支: | 蔷薇类植物 Rosids |
| 目: | 蔷薇目 Rosales |
| 科: | 榆科 Ulmaceae |
| 属: | 榆属 Ulmus |
| 种: | 琅玡榆 U. chenmoui |
| 二名法 | |
| Ulmus chenmoui | |
因最初发现时仅见于安徽滁县琅琊山庙后南天门下沿路两侧的森林中而得名。学名种加词chenmoui则为纪念中央大学森林系助教陈谋。[2]
参考文献
- .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 郑万钧.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58, (1): 68–77 [2017-05-09]. doi:10.3969/j.jssn.1000-2006.1958.0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