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现状(status quo)即「目前的状态」[1]。
现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不同的主体,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理解。
决策层面的现状偏差
大量证据表明,人在作决策的时候经常受到现状偏差(status quo bias)的影响。人在作决策的时候往往把现状作为基准,而任何改变都会被当成是一种损失,因而会倾向于维持现状。
政治术语上的「现状」
现状(status quo)在国际关系领域很常被使用,通常用来在有争议的战略议题上,表示各方权力平衡以及争议悬而未决的状况。例如南海现状、亚洲现状。也用于冷战结束后的冻结冲突之中。
后苏联冲突
在苏联解体后的冲突中,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共和国往往与后苏联国家之间达成停火协议以暂停冲突。然而因主权问题仍未解决,争议地区的“现状”有被打破的可能,如2020年纳卡战争和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台湾
谈论台湾问题时,「现状」通常指维持「台海现状」,这已成为绝大部分台湾人的共识。但对于何谓「台海现状」,蓝绿两大政治流派各有不同认定。
蓝营观点
在泛蓝支持者中,这通常指九二共识中的「一中各表」;即不统、不独、不武;「不统、不独、不武」的口号,最早由苏起在2007年提出,成为马英九在2008年总统大选中的政见[2]。2008年李光耀接受中央社访问,认为马英九提出的不统、不独、不武主张,改善了两岸关系,但未坚持中国国民党原本的终极统一立场[3]。
2015年4月,马英九在陆委会重申新三不政策,也就是保证不推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4][5]。
6月3日「抗战70周年纪念」的视频会议上,马英九进一步表示,首先使用「现状」一词说明两岸关系的,就是他在2008年的就职演说,承诺将以不统、不独、不武,并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这就是构成现状的主要元素。马英九说,现在与7年前的「现况」非常不一样,两岸关系已经进展到相当程度,两岸人民都认为有必要继续保持现状;即使是反对党总统参选人也说要支持现状,这是有趣的发展,因为反对党领袖通常主张改变现状;另外,7年前他就承诺,不会与中国大陆进行统一的政治对话,也不会宣布独立,现状就是不统、不独、不武,维持这三点就能维持现状,但他不确定民众对未来的总统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否仍保有信心。马英九并提到,「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他不会推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是台湾独立的政策,这些保证成为让现状很稳固的基石,而此现状是现在的现状,不是7年前民进党执政时代的现状。[6]
在一场由中国文化大学举办的研讨会上,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桂宏诚说,中国国民党支持两岸在未来走向终极统一,而不统、不独、不武的主张,则是现在不会进行统一[7]。「不统、不独、不武」的主张被评论员李家泉归入独台之中[8]。
2018年11月7日,暨马习会三周年之际,财团法人马英九文教基金会与国立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中共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外交政策研究中心7、8日于台湾大学法学院霖泽馆国际会议厅,共同举行「马习会三周年政策研讨会」,邀请各方学者专家及具两岸事务经验人士,探讨两岸关系何去何从。马英九上午致词时表示,要维持两岸现状,就不能拒绝「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并认为目前以「『不排斥统一』,不支持台独,不使用武力」的原则维持两岸和平发展现状,对台湾才是最佳选择[9]。
绿营观点
在多数泛绿支持者中,这通常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和中华民国(台湾)是两个国家的现状,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目前国号是中华民国[lower-alpha 1]。这个观点是许多台湾民众认为的「台海现状」;根据台湾民调指针公司在2015年10月15日发布的定期民调,有69.3%的民众认为两岸现状是一边一国的关系,有69%的民众认为两岸是一中一台的关系[10]。
但此种「维持现状」的说法存有争议,因为部分泛绿支持者根本不接受中华民国,维持现状意味着继续由中华民国统治或代表台湾,而这与传统独派的理念抵触。
参考数据
- .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08-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4) (中文(台湾)).
- . 台湾苹果日报. 2008-01-16 [2016-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4).
- 阎光涛. . 中央日报. 2008-05-08 [2016-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9).
- 程嘉文、林克伦. . 联合报. 2015-04-27 [2019-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 孙伟伦. . Nownews. 2015-10-12 [2019-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6).
- 仇佩芬. . 风传媒. 2015-06-03 [2019-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1).
- . 环球网. 2014-09-26 [2016-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7).
- 李家泉. . 中国评论新闻. 2014-10-08 [2016-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7).
- . [2019-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1).
- 钟辰芳. . 美国之音. 2015-10-16 [2019-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6)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