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弄
班弄(佤语:,缅甸语:),又名邦隆,是缅甸掸邦户板县班弄分镇区下辖的一个镇。班弄位于萨尔温江西岸两个山脊之间的高山谷地中,靠近中国边境,位于猛灵山山脉,距边境约11公里[1]。在缅甸政府所制定的行政区划上,班弄名义上属于佤自治州管辖之下。现为佤邦实际控制,划归勐冒县管辖[2]。
班弄 Pang Long | |
---|---|
![]() ![]() 班弄 位于缅甸的位置 | |
坐标:23°15′N 98°47′E | |
国家 | ![]() |
邦 | ![]() |
自治区 | ![]() |
县 | 勐冒县 |
镇区 | |
海拔 | 1,490 公尺(4,890 英尺) |
时区 | MMT(UTC+6:30) |
在1027行动之前,班弄属于缅甸国防军控制区域。2024年1月4日,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作出“同意佤邦政府接管户板、班弄地区”的正式决定[3]。1月5日,户板、班弄被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攻占,随后移交佤邦联合军[2]。1月10日至11日,佤邦政府的代表在户板与佤自治州的原州长尼纳(Nyi Nat)举行交接仪式,自此佤邦正式接管户板、班弄地区[3]。
历史

班弄原本是佤族地区的一个回族聚居的村落,该地回族称邦隆,初有名搬拢[4],另有译板弄。班弄村源于1875年,马灵骥率领云南回变失败后的回族旧部,自果敢戴家寨迁移至阿佤山区葫芦王地,经统辖该地的葫芦王同意,在境内落脚,创建一个称为邦隆的政治难民据点。开村时有36人,其中只有3个女人。此后十余年,回族余部前往该地聚居,成为一个三百户、两千人的回族村寨。[5][6]:63
依据回人明光熙《滇缅边境 邦隆回教百年沧桑见闻录》的回忆,自开村至结束,邦隆人涉及的战事有,1887年纳雨战争、1921年永通战争[7]:299与1926年卡佤战争[7]:300、抗日战争[7]:304。[6]:66而根据果敢土司后人的著作《The House of Yang, guardians of an unknown frontier》,回族人在1886年曾经对果敢土司族人展开一次复仇的侵犯。[8]1926年,班弄首领马美廷与旱摆夷宋忠甫结盟,率领回族与佤族战斗,统治并占领整个班况,重振了马帮商业贸易。班弄回民参与了1934年班洪事件,[9]:23国民政府公文提及「班弄土民攻邦洪」。[10]
二战结束后,由班弄回人组成的原「卡瓦特区自卫支队」[11]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6]:70。1946年7月,班弄遭到来自镇康的李文焕[11]汉人部队、班洪胡忠华[11]佤族部队、山头人的联合武装袭击,马义昌战败失踪[11],班弄回人村落彻底毁灭[5]:4。明光熙的回忆则称班弄先遭到日军焚村[7]:304,后邦隆人遭到佤族向英国政府诬陷,被英兵杀害。[7]:3051946年(另有1945年说法)马美廷不得不放弃「世袭70多年的土司地」,带领回民离开。[7]:305
1946年后,下葫芦地班况与上葫芦地班洪,仍旧发生战斗。1949年,班况王内弟控益(马义昌舅父)向班洪所属缅境村寨收税,遭班洪代总管胡忠华领兵进攻,班况胜。传闻马美廷之子马宏昌有意趁此时机恢复其兄班况王位,未能成功。[12]:27
此后邦隆回族人流散各地,在缅甸、泰国北部形成了被称为潘泰人的群体。[5]:4[13]:7[lower-alpha 1]
参考文献
- . Mapcarta. [20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6).
- . The Irrawaddy. 2024-01-15 [2024-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1).
- 佤邦新闻局. . 佤邦之音微信公众号. 2024-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0).
- 梁洁. . 《中国穆斯林》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2015 [2023-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3).
- 姚继德. (PDF).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020-06-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8-12).
- 王柳兰. (PDF). CIAS Discussion Paper. 2016-03 [2020-06-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20).
- 明光熙、姚继德. . 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 《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3.
- Jackie Yang Li. . 雪梨. 1997. OCLC 645797244.
- 方国瑜. . 1943.
- . 1934-03.
- .
- .
- 嘉明. (国立政治大学民族学系硕士论文).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