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博福特女领主
玛格丽特·博福特女领主(/ˈboʊfərt/, BOH-fərt; 或 /ˈbjuːfərt/, BEW-fərt),1443年5月31日—1509年6月29日),后为里奇蒙和德比伯爵夫人(Countess of Richmond and Derby),是15世纪末玫瑰战争的重要人物,都铎王朝开国之君亨利七世的母亲。[1]
瑪格麗特·博福特 | |
---|---|
里奇蒙伯爵夫人 德比伯爵夫人 | |
梅纳特·韦威克所作肖像,约1510年。 | |
出生 | 1443年5月31日 英格兰貝德福德郡布莱措城堡 |
逝世 | 1509年6月29日(66岁) 英格兰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 |
墓地 | 1509年7月9日 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亨利七世夫人教堂 |
貴族 | 博福特家族 |
配偶 |
|
父親 | 薩默塞特公爵約翰·博福特 |
母親 | 布莱措的瑪格麗特·博尚 |
作为爱德华三世的后裔,她把有争议的英格兰王位继承权传给了儿子亨利·都铎。她利用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积极地为儿子争取王位。她的努力最终使亨利在博斯沃思平原战役对理查三世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因此她在策划都铎王朝登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有两位英格兰最著名的君主:亨利八世(她的孙子)和伊丽莎白一世。她的儿子加冕为英王亨利七世。她拥有相当大的政治影响力和个人自主权——这两点对于她那个时代的女性都被认为是不寻常的。在她儿子统治时期,她也是一个主要的赞助人和文化赞助人,开创了都铎王朝的广泛赞助人时代。
她因于1505年创立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和开始创立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并最终在她身后于1511年由其遗嘱执行人完成而为人铭记[2][3]。牛津大学玛格丽特女领主大厅,19世纪的一座以她命名的基金会是第一所招收女子的学院,以她命名,且在学院教堂有她的雕像[4]。
家世
她是爱德华第三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冈特的约翰和后来娶为妻子的情妇凯瑟琳·斯温福德合法化的孙子薩默塞特公爵约翰·博福特(John Beaufort,1404 - 1444/05/27)与其妻玛格丽特·博尚的女儿和唯一的女继承人。1441年或1443年5月31日,玛格丽特生于贝德福德郡的布莱措城堡。玛格丽特后来曾要求威斯敏斯特教堂在5月31日庆祝她的生日,可见她的生日是没有争议的。
玛格丽特的生年更不确定。根據17世纪的古文物研究者威廉·达格代尔的說法,以在玛格丽特的父亲约翰临死时进行的一些调查为依据,认为她出生于1441年,此说法也得到很多给玛格丽特作传的人的支持。但她更可能生于1443年,因为这一年5月,约翰曾就自己一旦阵亡后“未出世的孩子”的监护权问题和国王进行商议[5]。
早年
当她出生时,她的父亲约翰正准备去法国为英格兰国王亨利六世进行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约翰和国王商议,一旦他不幸阵亡,只有他的妻子能为玛格丽特的监护权和婚姻做主。[6]
因薩默塞特公爵是王室的土地承租人,他的继承人的监护权在英格兰封建制度下落到了王室手中。但当从法国返回后,约翰和国王闹翻了,被逐出朝廷并被指控叛国。没多久,约翰死了。托马斯·巴辛认为他是病死的,而克罗兰编年史称他是自杀。玛格丽特作为约翰唯一的子嗣,成为他可观的财产和有争议的王位继承权的继承人。传记作者琼斯和安德伍德都写玛格丽特是“兰开斯特宫廷不稳定的政治气氛中的棋子”[7]。
玛格丽特第一次过生日时,国王违约把她的广大领地的监护权判给了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尽管玛格丽特本人仍然在母亲监护下。索默塞特去世时,玛格丽特的母亲在怀孕,但孩子没能成活,故玛格丽特仍是唯一继承人。尽管是父亲的唯一子嗣,但玛格丽特有两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和三个同母异父的姐姐,他们是她的母亲第一次结婚所生,在玛格丽特的儿子成为国王後,她的兄姐们得到了她的支持[8]。
玛格丽特被许配给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的儿子第二代萨福克公爵约翰·德拉波尔。婚礼可能在1444年1月28日至2月7日之间举行,当时她可能只有1岁,但肯定不超过3岁。然而,有更多证据表明,他们于1450年1月结婚,当时萨福克被捕,并希望通过将儿子许配给一个方便富裕的被监护人来确保儿子的未来,而这个被监护的孩子可能会成为王位的潜在继承人。[9]1450年8月18日教宗特许玛格丽特和约翰结婚,这是必要的,因为他们是近亲(玛格丽特和约翰分别是两姐妹凯瑟琳·斯温福德和菲利帕·乔叟的曾孙),这也和1450年1月结婚说吻合[10]。3年后,她和波尔的婚姻被解除,亨利六世转而将玛格丽特的监护权交给同母异父的兄弟贾斯珀·都铎和埃德蒙·都铎[11][12][13]。
但是玛格丽特从未认可这桩婚姻。如她在1472年的遗嘱中所写,她认第二任丈夫埃德蒙·都铎为她的第一任丈夫。根据教会法,玛格丽特不受这次婚约的约束,因为当时她还不满12岁[11]。
甚至在她的第一次婚姻被废除之前,亨利六世就选择玛格丽特作为他同母异父的兄弟第一代里奇蒙伯爵埃德蒙·都铎的新娘。如果亨利被迫指定埃德蒙为他的继承人,这可能会加强埃德蒙对王位的要求;国王当时没有孩子,也没有合法的兄弟姐妹。[14]埃德蒙是国王母亲瓦卢瓦的卡特琳与欧文·都铎所生的长子[11]。
9岁时,玛格丽特被要求正式同意这桩婚姻。后来,她声称自己是受到上帝的指引才这么做的。[14]
1455年11月1日,12岁的玛格丽特嫁给比自己年长12岁的埃德蒙·都铎。当时,玫瑰战争刚刚爆发;结婚不到一年,支持兰开斯特的埃德蒙就被约克军所俘,1456年11月3日因瘟疫死于卡马森狱中,留下怀着7个月的身孕的13岁的遗孀。[15]
因为埃德蒙是玛格丽特唯一孩子的父亲,在埃德蒙死后16年的1472年,她在遗嘱中提出要葬在埃德蒙身边,尽管她已经和于1471年过世的第三任丈夫亨利·斯塔福德有一段长期、稳定而亲密的婚姻。
为母
1457年1月28日,13岁的玛格丽特在彭布罗克城堡小叔子贾斯珀照顾下于生下了她此生唯一的孩子亨利·都铎。因为玛格丽特年幼而娇小,这次生产很艰难,母子都险些丧命。在她死后的一次布道中,玛格丽特的听告解神父约翰·菲谢说“这么小的人物”能生下一个孩子,真是奇迹。[16]她儿子的出生可能对玛格丽特造成了永久性的身体伤害;尽管后来结过两次婚,但她再也没有生过孩子。数年后,她将列举一套有关分娩潜在继承人的适当程序,也许是根据她自己的困难经历而提出的。[17]
生育后再度进入社会不久,贾斯珀为了确保她儿子的安全为她安排了另一场婚姻。[18]1458年1月3日,14岁的她嫁给了第一代白金汉公爵汉弗莱·斯塔福德的次子亨利·斯塔福德爵士(1425年 - 1471年)。他们也是近亲,但1457年4月6日下达了对他们结婚的特许。玛格丽特在这场婚姻中与丈夫发展出一段长期而和睦的婚姻关系,他们还获得一定程度上耗资巨大的沃京宫,玛格丽特维护它,有时在此隐退。夫妇俩得到白金汉提供的价值400马克的地产,但玛格丽特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她的自家地产。有一段时间,斯塔福德夫妇得以探望玛格丽特被托付给贾斯珀·都铎在威尔士彭布罗克城堡照顾的儿子。
卷入玫瑰战争
爱德华四世年间
约克军队挑战兰开斯特争夺权力的多年斗争在1461年的陶顿战役中达到高潮,约克军取得了胜利。爱德华四世成为英格兰国王。这场战斗导致玛格丽特的公公丧命、贾斯珀逃亡到苏格兰和法国以聚集兰开斯特的支持者。[19]爱德华四世将属于玛格丽特儿子的土地给了自己的弟弟克拉伦斯公爵。亨利成为威廉·赫伯特爵士的被监护人。玛格丽特再次获准数次拜访儿子。
1469年心怀不满的克拉伦斯公爵和沃里克伯爵煽动了一场针对爱德华四世的叛乱,打败了他的军队并俘虏了他。玛格丽特趁机试图和克拉伦斯谈判,试图重获儿子的监护权和财产。[20]但不久,爱德华重获权力。
沃里克的持续叛乱以兰开斯特王朝的亨利六世于1470—1471年的短暂复位而告终,这次复位也被巴内特战役中约克军的胜利所终结。面临约克的再次统治,玛格丽特据城乞求再次被迫流亡国外的贾斯珀带上13岁的亨利。[21]她再见自己的儿子将是14年后。
1471年,斯塔福德在巴内特战役中为约克派作战,受伤而死,28岁的玛格丽特再一次守寡。[22]
1472年6月,玛格丽特嫁给时任侍卫长和马恩岛领主的托马斯·斯坦利。琼斯和安德伍德指出玛格丽特从未自视为斯坦利家的一员。[23]这最初只是一场权宜婚姻,玛格丽特和斯坦利的婚姻使她得以回到爱德华四世和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宫廷。事实上,格里斯特伍德推测,玛格丽特组织这场婚姻的唯一目的是重塑她的形象,确保自己有一个能够提携儿子的首要地位。[24]显然她的努力有了效果,她被伊丽莎白王后选为其一个女儿的教母之一。
都铎编年史家霍林希德称,爱德华四世国王后来提议玛格丽特的儿子和自己的女儿约克的伊丽莎白结婚,打算迫使亨利都铎离开他在欧洲大陆的避风港。诗人伯纳德·安德烈似乎证实了这一点,他写下了都铎从爱德华特使的魔掌手里奇迹般的逃脱,据称除了他母亲之外没有人向他警告过这一欺骗行为。[25]
爱德华五世和理查三世年间
1483年4月爱德华驾崩、6月理查三世夺爱德华五世王位后,玛格丽特很快回宫侍奉新王后安妮·内维尔。她在安妮的加冕仪式上运送队列。[26]为了让儿子回到英格兰,玛格丽特似乎与理查进行了谈判。
除去这些谈判可能表明的事,玛格丽特对理查的忠诚是假装的;她在被囚禁在伦敦塔的两位约克王子被传遇害后,与他们的母亲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合谋。据波利多尔·维吉尔说,就在这时,玛格丽特“开始对她儿子的命运抱有良好的希望”。
据信,博福特已经开始与伍德维尔讨论,由她的医生刘易斯·卡尔利昂在两名妇女之间秘密通信。两人密谋联手用玛格丽特的儿子亨利·都铎取代理查。他们同意让亨利与约克的伊丽莎白订婚以巩固联盟和新朝代。他们希望这项提议能同时得到约克主和兰开斯特两派的支持。[27]
关于王子们的命运,被广泛认为的是理查三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下令杀死了两个侄子。但格里斯特伍德称另一人可能要负责;亨利·都铎的王位之路无疑因他们的失踪而加快,也许他的母亲——他的“高度能干和完全忠诚的代表”——有足够的动机下达命令。[28]
尽管有这一说法,但没有任何同期资料可以证实这一嫌疑,而大多数同期资料都如琼斯和安德伍德阐明的那样概括“她杰出的品质、她的勇气、思想的存在、对家庭的忠诚以及对高级职位精神责任的深切认识。”[29]在琼斯和安德伍德之前,学术界对玛格丽特的角色和性格没有达成共识:史学界的观点从颂扬玛格丽特到妖魔化玛格丽特。[30]
直到17世纪,宗教回溯性的推测才开始批评玛格丽特女领主,但即使在那时,她也只是一个“有政治头脑、有计划的女人”,[31]从来没有精明和计算以外的恶名。综上所述,她同时代的人,如都铎王朝历史学家波利多尔·维吉尔的话,继续颂扬玛格丽特女领主的高尚美德,称之为“最虔诚的女人”,[32]进一步消除了她遭到的称其邪恶的指责。
伊拉斯谟在写他的朋友主教圣约翰·费舍尔时,赞扬玛格丽特对宗教机构和主教的支持,[33]进一步证明了主教本人在葬礼布道中同时表现出的务实和慈善性质,如下一节所述。
1483年玛格丽特无疑卷入了白金汉叛乱,而且可能是幕后策划。[34]事实上,在他给理查三世作的传记中,历史学家保罗·穆雷·肯达尔将玛格丽特描述为“叛乱的雅典娜”。[35]白金汉也许出于两面派的动机(因为他可能一直渴望自己获得王位),与玛格丽特和伍德维尔合谋推翻理查。玛格丽特的儿子打算从布列塔尼启航与他合兵,但他来得太晚了。
10月,玛格丽特的计划被证明是不成功的;公爵被处决,都铎被迫穿越英吉利海峡返回。玛格丽特似乎在为起义提供资金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作为对她的背叛的回应,理查通过了一项剥夺玛格丽特所有头衔和财产的议会法案,宣布玛格丽特犯有下列罪行:
里奇蒙的玛格丽特伯爵夫人,最近密谋、策划、叛国针对我们的理查三世国王叛国者里奇蒙伯爵亨利的母亲,给所说的亨利发送信息、文字和信物……该伯爵夫人提供了大量的钱……而且该伯爵夫人还密谋、策划、想象我们的国王毁灭……[36]
但理查三世阻止了以将玛格丽特的财产转移给其丈夫斯坦利勋爵的方式完全剥夺其公民权。他也实际上把玛格丽特囚禁在她丈夫的家里,希望阻止她与儿子的进一步通信。[37]但她的丈夫未能阻止玛格丽特继续与儿子沟通。当亨利提出王位要求的时候,他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他的母亲在英格兰为他提供支持。[38]
掌权
國會法令 | |
英格兰国会 | |
---|---|
詳題 | Pro Comitissa Richemond & Derby. |
引稱 | 7 Hen. 7. c. 15 (Ruffhead c. 8) |
其他法例 | |
廢除法例 | 《1948年成文法编正法令》 |
現狀:已廢除 |
当儿子在博斯沃思平原战役取得王位后,女伯爵被宫廷称作“我的女领主,国王的母亲(My Lady the King's Mother)”。玛格丽特一生的努力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她儿子的第一届议会推翻了对她的公民权剥夺,给称她为“女性唯一”。这一头衔以前几乎只为王后保留,授予博福特从男子处获得相当大的法律和社会独立性。她被允许与丈夫分开拥有财产(好像她未婚)并在法庭上起诉——两项同时代已婚女性没有的权利。[40]
如他们的母亲所安排的那样,亨利七世娶了约克的伊丽莎白为王后。玛格丽特不情愿居于寡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甚至儿媳伊丽莎白王后之下,她穿着和王后同样质地的袍子,平时走路时只距王后身后半步。为伊丽莎白作传的艾米·莱森斯称这“可能已是正确的宫廷礼仪”。[42]尽管如此,玛格丽特却不能做伊丽莎白禁止的事,因为伊丽莎白是合法的王后,地位高于身为女伯爵的玛格丽特。
15世纪60年代起,玛格丽特就用“M. 里奇蒙”签名。1499年,她将签名改作“玛格丽特·R”,可能是为了彰显自己身为王室成员的权威(R可能是拉丁语中女王regina的缩写,也可能是里奇蒙的缩写),还加上“et mater Henrici septimi regis Angliæ et Hiberniæ”(意为“及英格兰和爱尔兰国王亨利七世的母亲”)的文字说明。[43][44]
很多史学家认为1487年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王太后离开宫廷有一部分原因是缘于亨利有影响力的母亲的命令,尽管并不确定。[45]
玛格丽特在都铎王朝宫廷内部产生了相当大的政治影响。她行使的权力显而易见;西班牙特使佩德罗·阿亚拉在1498年的一份报告中称,亨利“在事务或个人利益以及其他方面深受其母亲和追随者的影响”。在她儿子统治的早期,记录显示,玛格丽特通常陪同这对王室夫妇旅行。[46]
虽然玛格丽特在王室中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是她儿子表达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但她很可能远不是人们所期望的那种被动接受亨利恩惠的人。正如格里斯特伍德在下面所说,玛格丽特反而积极地设法使自己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必须要为玛格丽特决心要成为的这种‘国王的母亲’创造一个地方。可能如果玛格丽特已经成为女王,一个她显然觉得命运剥夺了她的角色,她就不会觉得有必要大声疾呼地争取自己的权利。”[47]
一份都铎国王本人确认其就职议会通过的法案时表达的一份长期存在的翻译称:“国王愿意。”[48]
玛格丽特女领主的直接请求并不是要求像女王一样统治他人的权力,而是对独立和自我自由的两个简洁要求,这是专家合法建议的产物,而不是强烈的统治欲望。[49]
第一项法案推翻了理查三世年间玛格丽特财产被剥夺的法案,认为它“完全无效,被作废,没有任何效力。”[50][49]1485年11月的第二项法案规定,她将享有所有财产,并可以采取任何“单身未婚人士可能在任何时间采取的”法律行动,尽管她仍然已婚。[51]
此外,正如为确保新王朝的安全而作出的许多决定一样,议会通过的这些法案似乎是一项合作努力,对母子双方都有利,因为通过授予玛格丽特女性专属地位,亨利和他的议会就可以在不给斯坦利家族更多影响力的情况下,赋予国王母亲权力,因为玛格丽特可以利用她所获得的任何财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规避了普遍存在的隐秘观念。[52]
在他的编年史中,波利多尔·维吉尔评价了都铎国王和他母亲之间的伙伴关系,指出亨利把他大部分的公共和私人资源都与她分享,这与玛格丽特想要更大权力的主张相反。[53]或者,正如亨利·都铎国王在给母亲的信中所说:“……不仅是在这件事上,而且在我所知道的所有其他事情上,只要你愿意,我都愿意让你高兴。”[54]
玛格丽特女领主对第三代白金汉公爵爱德华·斯塔福德和第一代威尔特郡伯爵亨利·斯塔福德兄弟的监护权是众多例子之一,说明她独特的地位使她在各个方面都超越了任何女王的职权范围,这种地位反而阻碍或激怒了她,事实证明,这对王室是有利的,她被描绘成一个乐于助人的代理人,因为她拒绝对她对监护权的管理给予金钱上的回报,并成功地获得了白金汉公爵对亨利·都铎国王的忠诚,一旦她和她的儿子去世了,这种对王室的忠诚就会消失。[55][56]
在婚姻的后期,伯爵夫人倾向于独居。1499年,在丈夫允许下,她当着伦敦主教理查·菲茨詹姆斯的面宣誓守贞。身为已婚者宣誓守贞不常见,但并非没有先例。女伯爵搬离丈夫所在,在斯坦福附近的北安普顿郡科利威斯顿独居。丈夫按期看望她,她也为丈夫预留了房间。1504年,她再次宣誓守贞。[57]在科利威斯顿的住所她被给予了一项在中部和北部地区执行司法的特权。[58]
玛格丽特还积极参与王室的家庭生活。她为王室继承人的出生和成长制定了一个适当的协议。虽然她们的关系经常被描绘成敌对的,但玛格丽特和她的儿媳伊丽莎白在计划王室子女的婚姻时共同合作。她们共同为要嫁给伊丽莎白的儿子亚瑟王子的阿拉贡的凯瑟琳写下了必要的指示。[59]两个女人还密谋阻止玛格丽特公主在太小的时候嫁给苏格兰国王;在这件事上,格里斯特伍德写道,玛格丽特无疑决心让她的孙女“不应分享她的命运”。[60]
1503年伊丽莎白去世后,玛格丽特成为宫廷的主要女性出席者。当亚瑟王子的死需要一个新的明显继承人时,玛格丽特通过挑选新的明显继承人、她的孙子亨利王子的一些新家庭成员,在确保亨利王子得到适当抚养方面发挥了作用。[61]
玛格丽特以她所受的教育和虔诚著称。传记作家琼斯和安德伍德声称,玛格丽特的整个一生都可以从她“对儿子深深的爱和忠诚”的角度来理解。[62]据载亨利七世也同样忠诚。亨利写给他母亲的一封现存的信显示了他的感激和感谢之情:
凡按你的心愿和喜乐所赐给你的一切,我都以我的心和善意赐给你……我要尽你的心所能地悦纳你,我也知道,我和一切活物一样,是无限的,因为那大而奇异的现代的爱和慈爱,使你时刻对着我承受欢喜。[63]
1509年4月21日,亨利七世驾崩,遗命母亲为遗嘱的首席执行人。儿子死后2天,玛格丽特艰难地确保了孙子亨利八世的平稳继位。[64]她安排了儿子的葬礼和孙子的加冕礼。在葬礼上,她被授予高于其他一切王室女性的优先权。[65]
在她死前,玛格丽特也在亨利八世的早期统治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当她18岁的孙子选择枢密院的成员时,他采纳了玛格丽特的建议。[66]
去世
传说中,玛格丽特在晚餐吃了一只小天鹅后,病了好几天。1509年6月29日,伯爵夫人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教区去世。这是她的孙子亨利八世刚度过18岁生日的第二天和加冕后的第5天。她的死距儿子的死也才2个多月。她被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中亨利七世的圣母堂一处黑色大理石坟墓中,坟墓顶端有镶铜的肖像和顶盖,如今位于后来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的墓穴与苏格兰女王玛丽的墓穴之间。[67]
她的坟墓由可能于1509年到达英格兰的皮耶特罗·托里吉亚诺所建,他在次年得到佣金。[68]墓上的镀金青铜雕塑描绘了玛格丽特把头枕在枕头上,举手祷告,穿着丧偶的衣服;脸可能是由死人面部模型雕刻而来。黑色大理石陵墓装饰有纹章的青铜徽章,包括她脚下的耶鲁和纹章徽章。[69]
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为她的墓碑写了拉丁文的铭文:“玛格丽特,里奇蒙女伯爵,亨利七世之母、亨利八世之祖母,为这座修道院的三位僧侣、温博恩的一所语法学校、全英格兰的一位传教士、分别在她创立了两所学院的牛津和剑桥的两位圣经讲师捐赠了资金,一位虔诚于基督和圣约翰福音的人。”[69]
1539年,墓前竖立起了画上了精心设计的手臂和其他装饰物的铁栏杆。1823年,教堂卖掉了铁制部分,但一个世纪之后恢复了。[69]
遗产
她对她所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慷慨大方。贪婪是她最讨厌的,她对所有这样的人都充满了怨恨,尤其是对属于她的。她非常容易被人搭讪,而且她会对遇到的所有人作出完全礼貌的回答。她对所有的人都非常温柔,但特别是对她自己的人,她信任他们,并温柔地爱着他们。她对任何人都不会不仁慈,不会忘记以前对她所做的一切善良或服务,这是非常高尚的一部分。她不是一个残忍的复仇者,她随时准备忘记和原谅对她所造成的伤害,至少是为了同样的愿望或动机。她又怜恤看顾那些忧愁冤屈、贫穷病患或是别的什么苦难的人。 |
1497年,玛格丽特表示要为多塞特的温博恩建立一所免费学校。1509年她死后,温博恩语法学校成立,这就是现在的伊丽莎白女王学校。[70]
玛格丽特·博福特夫人是一位终生的艺术赞助者和学术界的支持者。
嫁给斯坦利勋爵时,玛格丽特捐献了在威尔士的教堂建筑。像爱德华四世和他的朝廷那样,她也被威廉·卡克斯顿及其继任者温金·德沃尔德所画,且不仅仅是作为女主顾而是因为自身的购置物。她在1483年第一本授予卡克斯顿的书是13世纪的法国爱情小说《布兰沙丹和埃格兰蒂讷》,这相当密切地反映了她在当时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避难的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帮助下秘密撮合亨利和约克的伊丽莎白。6年后,在理查在博斯沃思被亨利所败后,她从卡克斯顿处得到这本书的一个英译本:它预示着都铎王朝赞助时期的开始。除了鼓励图书生产和建立自己的图书馆外,玛格丽特作为翻译者也取得了可观的成功,成为《师主篇》第一个已知名字的英语翻译者,也从一个法语的中间版本翻译了15世纪的荷兰专著《黄金之镜为罪恶的灵魂》。[57]
1502年,玛格丽特在剑桥大学设立了玛格丽特女士神学教授。[71][72]1505年,玛格丽特在获得亨利七世的王室许可后重建并扩建了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的礼拜堂,从此被誉为基督学院的创始人,基督学院的一幢楼上还刻着她签名的副本。1511年,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在玛格丽特的地产的赞助下成立,这可能是出于她的直接命令或管家圣约翰·费舍尔的建议。玛格丽特的肖像和圣约翰·费舍尔的一起挂在基督学院和圣约翰学院的大厅和其他学院的房间。通常两家学院的臂章上都有她的羽毛饰和格言。各种各样的社团,如基督学院的玛格丽特女士社团、博福特俱乐部、圣约翰学院的划船俱乐部“玛格丽特女士划船俱乐部”(Lady Margaret Boat Club)也以她命名。[73]
1540年,她遗赠的资金在牛津大学授予了一个神学讲师职位,该职位最初由约翰·罗珀担任;它成为了玛格丽特女领主的神学教授职位,与牛津基督教堂的封圣同时举行。[74][71][75]玛格丽特女领主大厅,第一座牛津大学女子学院,以她命名。[76]
牛津大学的首个女子学院瑪格麗特夫人学堂也是以玛格丽特命名的。[76]
作为一个务实的女人,当面临沼泽地的部分洪水泛滥威胁到财产的问题时,她能够发起一场雄心勃勃的包括外国工程师的排水方案,在波士顿建立了一个大型水闸。[77]玛格丽特还资助重建了马托克的诸圣堂及教堂塔。[78]
贝德福郡的莱斯利的玛格丽特·博福特中学(原名玛格丽特·博福特普通中学)以她命名。[79]1993年,位于剑桥格兰奇路的玛格丽特·博福特神学学院成立,并以她的名字命名。它现在是一所男女同校的教派间神学学院,最初是作为一个面向罗马天主教平信徒的宗教和神学培训中心开办的。[80][81][82]
肖像
玛格丽特·博福特生前的遗像已不复存在。然而,所有已知的肖像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格式,描绘的是她晚年的样子,戴着一顶白色长头饰,摆出宗教沉思的姿势。其中大部分是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制作的,作为对都铎王朝忠诚的象征。它们可能是根据丢失的原作创作的,也可能是从她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坟墓上的雕塑中衍生出来的,画中她戴着同样的头饰。[83]
梅纳特·韦威克1510年创作的肖像展示了她在房间后面家具华丽的私人壁橱里祈祷的情景。她跪在朴素的书桌上,上面覆盖着一种图案丰富的纺织品,上面密密麻麻地镶嵌着刺绣,使书桌的角落僵硬地站在一边。一本泥金裝飾手抄本時禱書在她面前敞开着,四周铺着一层保护性的布包(称为“chemise”装订)。墙壁上有橡木叶子的图案,也许是菱形的,也许是冲压和部分镀金的皮革。靠墙挂着她庄园顶棚的卷帘机,测试仪在她头上(中心是都铎王朝玫瑰),由天花板上的绳子支撑着。织入挂毯的纹章是英格兰的(与法国通常不同)和早期都铎国王后来在他们的手臂上使用的博福特王朝的portcullis徽章。在她柳叶刀窗户的含铅玻璃上,小小的彩色玻璃圆形物也展示了英格兰(此处删去)和博福特的纹章元素。[84] The painting, which measures 180 cm by 122 cm, is notable as the first large-scale portrait of an Englishwoman.[85]
家族
先祖
玛格丽特是第一代萨默塞特伯爵約翰·博福特的孙女,第一代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和情妇凯瑟琳·斯温福德的曾孙女,爱德华三世国王的玄孙女。
冈特的约翰和凯瑟琳结婚后,他们的子女(博福特家族)都被理查二世合法化,但条件是他们的后裔不能继承王位。亨利七世之后,所有的英格兰乃至联合王国的君主都是冈特的约翰和凯瑟琳·斯温福德的后裔,但亨利七世夺取王位是凭借武力而非继承权。
先祖 | |||||||||||||||||||||||||||||||||||||||||||||||||||||||||||||||||||||||||||||||||||||||||||||||||||||||||||||||||||||||||||||||||||||||||||||||||||||||||||||||||||||||||||||||||||||||||||||||||||||||||||||||||||||||||||||||||||||||||||||||||||||||||||||||||||||||||||||||||||||||||||||||||||||||||||||||||||||||||||||||||||||||||||||||||||||||||||||||||||||||||||||||||||||||||||||||||||||||||||||||||||||||||||||||||||||||||||||||||||||||||||||||||||||||||||||||||||||||||||||||||
---|---|---|---|---|---|---|---|---|---|---|---|---|---|---|---|---|---|---|---|---|---|---|---|---|---|---|---|---|---|---|---|---|---|---|---|---|---|---|---|---|---|---|---|---|---|---|---|---|---|---|---|---|---|---|---|---|---|---|---|---|---|---|---|---|---|---|---|---|---|---|---|---|---|---|---|---|---|---|---|---|---|---|---|---|---|---|---|---|---|---|---|---|---|---|---|---|---|---|---|---|---|---|---|---|---|---|---|---|---|---|---|---|---|---|---|---|---|---|---|---|---|---|---|---|---|---|---|---|---|---|---|---|---|---|---|---|---|---|---|---|---|---|---|---|---|---|---|---|---|---|---|---|---|---|---|---|---|---|---|---|---|---|---|---|---|---|---|---|---|---|---|---|---|---|---|---|---|---|---|---|---|---|---|---|---|---|---|---|---|---|---|---|---|---|---|---|---|---|---|---|---|---|---|---|---|---|---|---|---|---|---|---|---|---|---|---|---|---|---|---|---|---|---|---|---|---|---|---|---|---|---|---|---|---|---|---|---|---|---|---|---|---|---|---|---|---|---|---|---|---|---|---|---|---|---|---|---|---|---|---|---|---|---|---|---|---|---|---|---|---|---|---|---|---|---|---|---|---|---|---|---|---|---|---|---|---|---|---|---|---|---|---|---|---|---|---|---|---|---|---|---|---|---|---|---|---|---|---|---|---|---|---|---|---|---|---|---|---|---|---|---|---|---|---|---|---|---|---|---|---|---|---|---|---|---|---|---|---|---|---|---|---|---|---|---|---|---|---|---|---|---|---|---|---|---|---|---|---|---|---|---|---|---|---|---|---|---|---|---|---|---|---|---|---|---|---|---|---|---|---|---|---|---|---|---|---|---|---|---|---|---|---|---|---|---|---|---|---|---|---|---|---|---|---|---|---|---|---|---|---|---|---|---|---|---|---|---|---|---|---|---|---|---|---|---|---|---|---|---|---|---|---|---|---|---|---|---|---|---|---|---|---|---|---|---|---|---|---|---|---|---|---|---|---|---|---|---|---|---|---|---|---|---|---|---|---|---|---|---|---|---|---|---|---|---|---|---|---|---|---|---|
|
后嗣
- 子: 亨利七世 (英格兰),英格兰國王
- 孫: 亞瑟·都鐸,威爾斯親王
- 孫女: 瑪格麗特·都鐸,蘇格蘭王后
- 曾外孫: 詹姆斯·斯圖爾特,羅斯西公爵
- 曾外孫: 阿瑟·斯圖爾特,羅斯西公爵
- 曾外孫: 詹姆斯五世 (苏格兰),蘇格蘭國王
- 玄外孫女: 玛丽一世 (苏格兰),蘇格蘭女王
- 曾外孫: 亞歷山大·斯圖爾特,羅斯公爵
- 曾外孫女: 瑪格麗特·道格拉斯,倫諾克斯伯爵夫人
- 玄外孫: 亨利·斯圖爾特,蘇格蘭伴王,奧爾巴尼公爵,羅斯伯爵,達恩利勳爵
- 玄外孫: 查爾斯·斯圖爾特,第一代倫諾克斯伯爵
- 孫: 亨利八世 (英格兰),英格兰國王
- 曾孫女: 玛丽一世 (英格兰),英格兰女王
- 曾孫女: 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英格兰女王
- 曾孫: 爱德华六世,英格兰國王
- 曾孫: 亨利·菲茨罗伊,里奇蒙和萨默塞特公爵
- 孫女: 伊麗莎白·都鐸
- 孫女: 瑪麗·都鐸,法國王后,萨福克公爵夫人
- 曾外孫女: 弗郎西丝·布兰登,萨福克公爵夫人
- 曾外孫女: 埃莉諾·克利福德,坎伯蘭伯爵夫人
- 曾外孫: 第一代林肯伯爵亨利·布蘭登,第一代林肯伯爵
- 孫: 薩默塞特公爵埃德蒙·都鐸
- 孫: 愛德華·都鐸
- 孫女: 凯瑟琳·都铎
头衔、称号、荣誉和纹章
- 1443年 – 1455年:玛格丽特·博福特女勳爵
- 1455年 – 1456年:里奇蒙伯爵夫人
- 1456年 – 1458年:里奇蒙伯爵太夫人
- 1458年 – 1471年:斯塔福德夫人(非正式地,里奇蒙伯爵太夫人)
- 1472年 – 1485年:斯坦利男爵夫人
- 1485年 – 1509年:里奇蒙和德比伯爵夫人
剑桥郡Landbeach.Cambridgeshire全圣教堂的彩色玻璃嵌板,被认为描绘了一位年轻的玛格丽特
媒体描述
历史小说形象
- 贝蒂·金《玛格丽特女勋爵》,1965年出版,故事讲述亨利七世的父母埃德蒙·都铎和玛格丽特·博福特的婚姻生活。
- 贝蒂·金《国王的母亲》,1969年出版,上一部作品的续集,讲述未来国王亨利七世的母亲守寡的玛格丽特·博福特的故事。
- 伊里斯·高尔《天命真女》,1999年出版,该小说最初于1974年以《第三十个夏天的新娘》之名出版,署名伊里斯·达维斯。
- 菲利帕·格雷戈里,在《金雀花与都铎小说》系列中(按出版顺序):[88]
- 《不朽的公主》(2005年),讲述年轻的阿拉贡的凯瑟琳及她在英格兰的早期生活。
- 菲利帕·格雷戈里《白王后》(2009年),《堂表之战》系列的第一本书,主人公伊丽莎白·伍德维尔。
- 菲利帕·格雷戈里《红王后》(2010年),《堂表之战》系列的第二本书,主人公玛格丽特·博福特。
- 《里弗斯夫人》(2011年),《堂表之战》系列的第三本书,关于卢森堡的杰奎塔。
- 《造王者的女儿》(2012年),《堂表之战》的第四本,关于安妮·内维尔。
- 《白公主》(2013年),《堂表之战》的第五本,关于约克的伊丽莎白。
- 丽贝卡·加布莱,《国王的游戏》(2007年),为这位德国作家的沃灵汉姆系列的第三本书(1455年–1485年);玛格丽特(“梅根”)·博福特是角色之一。
- 利维·迈克尔,《继承》(2014年),关于安茹的玛格丽特和玛格丽特·博福特。
- 朱迪思·阿诺普,《博福特新娘:博福特编年史之一》(2015年),介绍玛格丽特的早期生活、与埃德蒙·都铎的婚姻和她在威尔士的生活。
- 朱迪思·阿诺普,《博福特女人:博福特编年史之二》(2016年),介绍玛格丽特与亨利·斯塔福德的婚姻和玫瑰战争期间的足迹。
- 朱迪思·阿诺普,《六便士之歌:约克的伊丽莎白与珀金·沃贝克的故事》(2014年),玛格丽特作为亨利·都铎的母亲和约克的伊丽莎白的婆婆出现。
影视形象
在BBC剧《塔的影子》(1972年)中,玛丽戈尔德·沙曼饰演玛格丽特,[89]在13集中有8集的戏份;詹姆斯·马克斯威尔饰演其子亨利七世。玛格丽特在剧中被描绘成一位极度野心勃勃和虔诚的女性,且带有对阻碍都铎王朝的人的一种无情的暗示。
Channel 4和RDF Media于2005年制作了一部关于珀金·沃贝克的英国戏剧《塔里的王子》。该剧由贾斯汀·哈迪执导,萨莉·爱德华兹扮演玛格丽特,保罗·希尔顿扮演亨利七世,马克·翁伯斯扮演沃贝克,娜迪亚·卡梅隆·布雷基扮演约克的伊丽莎白。剧中,玛格丽特被描绘为幕后掌权者,一个狂热为上帝和自己奉献的坚强女人。她被认为是虐待和权力的受害者,终生都被男人利用,变得和周围的人一样无情冷酷。
2013年,阿曼达·黑尔于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Starz和VRT广播电台上映的改编自格雷戈里小说系列的电视戏剧系列《白王后》中饰演玛格丽特·博福特。
2017年系列剧《白公主》(《白王后》续集)中,米歇尔·菲尔利扮演玛格丽特。2019年的《白王后》和《白公主》的续集《西班牙公主》中,她的晚年由哈列特·沃尔特扮演。
玛格丽特是2021年三集系列《王室的私生子们:都铎王朝的崛起》的主角,其中玫瑰战争的故事被戏剧化并从三个角度讲述:约克家族、兰开斯特家族和玛格丽特本人。玛格丽特由两位演员(年轻和年长)扮演:尼娜·马林和菲比·斯派洛。
音乐
2020年,勒内·兰姆在《母亲的战争》剧组录音中扮演玛格丽特·博福特,这是一部基于《玫瑰战争》的音乐剧。
另见
- 克里斯托弗·厄斯威克——玛格丽特·博福特的牧师和忏悔者。她和流亡的亨利·都铎之间的使者。
注释
- Jones & Underwood 2004
- . Christs College Cambridge. [2022-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3).
- . StJohns. [2022-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7).
- . Lady Margaret Hall. [2017-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7).
- Jones & Underwood, 34.
- Tallis, Nicola. . London: Michael O'Mara Books Limited. 2020: 9. ISBN 978-1-7892-9258-9 (English).
- Jones & Underwood, Michael & Malcolm. . History Today. 1985, 35: 23 –JSTOR.
- Jones & Underwood, 33–36.
- Gristwood, Sarah.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27.
- Gristwood, Sarah. . 2012: 36.
- Jones & Underwood, 37.
- Richardson, Henry Gerald, Sayles, George Osborne. .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1993 [25 July 2009]. ISBN 0-9506-8821-5.
- Wood, Diana. . Oxbow. 2003 [25 July 2009]. ISBN 1-8421-7098-8.
- Gristwood, Sarah.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32.
- Bevan, Richard. . A&E Networks. [6 Dec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9).
- Gristwood, Sarah.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49.
- Gristwood, Sarah.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48.
- Tallis, Nicola. . London: Michael O'Mara Books Limited. 2020: 58. ISBN 978-1-7892-9258-9.
- Gristwood, Sarah.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70.
- Jones & Underwood, Michael & Malcolm.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49.
- Gristwood, Sarah.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114.
- Jones & Underwood, 58.
- Jones & Underwood 1993,第144頁
- Gristwood, Sarah.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126–35.
- Gristwood, Sarah.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163.
- Westminster Abbey: Coronation of Richard II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westminster-abbey.org; accessed 17 August 2013.
- Gristwood, Sarah.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195–6.
- Gristwood, Sarah.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200.
- Jones, Michael K.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259.
- Jones, Michael K.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4.
- Buck, George. . London: Creative Media Partners, LLC. 1619: 36.
- Vergil, Polydore. . 1555.
- . Lansdowne Manuscripts. : 83.
- Ronald H. Fritze; William Baxter Robison. .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2: 77 [5 April 2013]. ISBN 978-0-3132-9124-1.
- Kendall, Paul. . Norton. 2002.
- Parliament. . Rotuli Parliamentorum. 1483.
- . [11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5 October 2013).
- Gristwood, Sarah.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226.
- Elizabeth Norton. . Amberley Publishing Limited. 1 June 2012: 35ff. ISBN 978-1-4456-0734-4.
- Seward, Desmond. . London: Constable and Company Limited. 1995: 326.
- 基督学院捐赠书,剑桥,1623年
- his story, her story: Interview with Amy Licence, 1 February 20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ccessed 19 August 2013
- Jones & Underwood, 292.
- Krug 2002,第85頁
- Arlene Okerlund, Elizabeth: England's Slandered Queen, Stroud: Tempus, 2006, 245.
- Gristwood, Sarah.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257–9.
- Gristwood, Sarah.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258.
- . Woodbridge, London: The Boydell Press. 2005: 126–7.
- Jones, Michael K.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99.
- . Woodbridge, London: The Boydell Press. 2005: 126–7.
- . Woodbridge, London: The Boydell Press. 2005: 126–7.
- Ward, Jennifer C.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ngman. 1992: 102.
- Vergil, Polydore. . University of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18: 411.
- . Saint John's College, Annapolis: SJLM D 91.23. 1504: 110–111.
- Brown, Rawdon. .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519: 556–565.
- Campbell, William. . New York: Bibliolife DBA of Bibilio Bazaar II LLC. 1886: 532.
- Jones & Underwood 1993,第181–84頁
- Harris, Barbara. . The Historical Journal. 1990, 33 (2): 269. S2CID 154533002. doi:10.1017/S0018246X00013327 –JSTOR.
- Tallis, Nicola. . London: Michael O'Mara Books Limited. 2020: 221. ISBN 978-1-7892-9258-9.
- Gristwood, Sarah.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281.
- Gristwood, Sarah.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310.
- Jones & Underwood, Michael & Malcolm. . History Today. 1985, 35: 25 –JSTOR.
- King Henry VII (n.d.) King Henry VII to his mother, Margaret Countess of Richmond. In Original letters illustrative of English history; including numerous royal letters; from autographs in the British Museum, the State Paper office, and one or two other collections, edited by Sir Henry Ellis. Retrieved 8 April 2020.
- Gristwood, Sarah. .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3: 316.
- Rosemary O'Day. . Routledge. 26 July 2012: 5. ISBN 978-1-1369-6253-0.
- Seward, Desmond. . London: Constable and Company Limited. 1995: 332.
- . Westminster Abbey Official site. [22 August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5).
- Wyatt, Michael, The Italian Encounter with Tudor England: A Cultural Politics of Transl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47.
- . Westminster Abbey. [24 June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5).
- Jo Ann Hoeppner Mora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4 July 2014: 162ff. ISBN 978-1-4008-5616-9.
- Jones & Underwood 1993,第218–219頁
- Collinson, Rex & Stanton 2003
- Charles Henry Cooper. . W. Metcalfe. 1861: 9ff.
- Collinson, Rex & Stanton 2003,第21頁
- (PDF). University of Oxford. [23 June 20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13 November 2018).
- Michael K. Jones; Malcolm G. Underwood.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 April 1993: 13ff. ISBN 978-0-5214-4794-2.
- Prof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historytoday.com; accessed 24 March 2016.
- Robinson, W.J. . Bristol: Bristol Times and Mirror Ltd. 1915: 6–10.
- National Archives. SD Margaret Beaufort Middle School, Risele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ccessed 11 September 2013
- . Independent Catholic News. 16 October 2018 [29 Januar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9) (英语).
- . Margaret Beaufort Institute of Theology. [29 Januar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February 2020).
- . Margaret Beaufort Institute of Theology. [29 Januar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 Strong, Roy, Tudor & Jacobean Portraits, The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London 1969, p.20
- . Burlington Magazine Publications Limited. 1908: 206.
- Chen, Andrew and Charlotte Bolland. “'Meynnart Wewyck and the Portrait of Lady Margaret Beaufort in the Master's Lodge at St John's College, Cambridge', The Burlington Magazine 161 (April 2019): 314–19.”
- Neil D. Thompson and Charles M. Hansen, The Ancestry of Charles II, King of England (American Society of Genealogists, 2012).
- Alison Weir, My lady the king's mother: images of Margaret Beaufor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6 September 2020; accessed 28 January 2022.
- Gregory, Philippa. . [18 Ma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3).
- 见IMDb p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引用的作品
- Collinson, Patrick; Rex, Richard; Stanton, Graham,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5215-3310-4
- Jones, Michael K.; Underwood, Malcolm G.,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0-5214-4794-1
- Jones, Michael K. & Underwood, Malcolm G. . (online) 線上版.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4. doi:10.1093/ref:odnb/1863. (原始内容存档于9 February 2019). 需要订阅或英国公共图书馆会员资格
- Krug, Rebec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0-8014-3924-8. OCLC 49332841. OL 3552889M.
延伸阅读
- Philippa Gregory; David Baldwin; Michael Jones. . London: Simon & Schuster. 2011.
- Amin, Nathen. . Stroud: Amberley Publishing. 2017. ISBN 978-1-4456-4765-4.
- de Lisle, Leanda. . Chatto & Windus. 2013. ISBN 978-0-0995-5528-5. OL 32196417M.
- Norton, Elizabeth. . Amberley Publishing. 2010. ISBN 978-1-4456-0142-7. OL 15978801W.
- Seward, Desmond. . Constable. 1995. ISBN 0-0947-4100-X.
外部链接
- A short profile of Margaret alongside other influential women of her tim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E. M. G. Routh, Lady Margaret: A Memoir of Lady Margaret Beaufort, Countess of Richmond & Derby, Mother of Henry VII, 19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e-text
- Catholic Encyclopedia artic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Margaret Beaufort's patronage of theatre and/or music
- The school that was established in honour of Lady Margaret Beaufort's wil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Chisholm, Hugh (编). .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 margaretbeaufort.com
- Project Continua: 玛格丽特·博福特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 [24 June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