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川

王敏川1889年3月22日—1942年9月2日),有时单用「锡」作为笔名。彰化人,是为台湾文化协会末代委员长。

王敏川
闽南语名称?
全汉
全罗
台罗

1919年自公学校毕业后,任教于彰化公学校。1919年入早稻田大学,接触社会主义,并先后加入「启发会」与「新民会」。1920年担任《台湾青年》的编辑工作,并加入「台湾文化协会」。1922年回台,继续担任《台湾青年》的记者,积极投入知识启蒙的工作。1923年因「治警事件」遭到逮捕,无罪开释后,放弃台日合作的想法。1926年在台湾文化协会的分裂上扮演主导角色,成为新文协的实际领导角色。1928年发行《大众时报》,是为新文协机关报,并担任编辑部主任,但最后因总督府的刻意阻挠下被迫停刊。5月因「台南墓地事件」入狱,1929年出狱,此时文协发生分裂,台共分子主张解散文协,王敏川独排众议,坚持文协应作为「小市民的大众团体」而继续存在。1931年1月5日左派掌握台湾文化协会后,于第四次代表大会中被选为中央委员长兼财务部长,并且支持工农运动台湾共产党,同年因参与简吉发起的「台湾赤色救援会」,遭到检举而再度被补入狱,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外加判决前留置的2年,直至1938年被释放。1942年逝世。战后曾被国民党政府列为“抗日英雄”而入忠烈祠,但1958年9月3日其在忠烈祠牌位遭撤除,当时国民党给的理由是“故台共匪干”。但其实王敏川本身并未曾加入台湾共产党。2010年3月7日总统马英九探望遗族,2010年3月29日王敏川将重新供奉于彰化县忠烈祠。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Author:王敏川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