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弗

王弗(1039年—1065年7月13日)北宋进士王方之女,苏轼元配妻子,苏轼之继室王闰之堂姊,眉州青神(今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人,其子苏迈,为现荆南苏氏一脉的祖先。

王弗
宋朝诰命夫人通义郡君 王氏
王姓
封号通义郡君(追赠)
出生北宋宝元二年 (1039年)
北宋眉州青神(今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
婚年北宋皇祐六年(1054年)
婚姻名份元配
逝世治平二年五月二十八日(1065年7月13日)(27岁)
北宋汴京城
坟墓眉州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
亲属
父亲王方
苏轼
夫之父苏洵
夫之母程氏
夫之继室王闰之
夫之侧室王朝云
苏迈

生平

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弗生于眉州青神县瑞草桥,青神位岷江西岸。风景秀丽。父王方为乡贡进士青神望族。

至和元年甲午(1054年),十六岁。弗归妹于苏轼居眉山。十一月因传安南酋侬智高将犯西蜀,朝廷派张方平出知益州。

至和二年乙未(1055年),十七岁。在眉州眉山,夫游成都,谒太守张方平。

嘉祐元年丙申(1056年),十八岁。在眉州眉山。五月夫抵汴京城。八月夫举人考试名列第二。

嘉祐二年丁酉(1057年),十九岁?留眉州眉山。正月夫赴试礼部,置第二。三月夫殿试章衔榜中进士乙科。四月八日婆程氏病逝眉山家中。五月夫轼偕弟侍父归乡服丧。

嘉祐三年戊戌(1058年),二十岁。与夫轼居家守制。王弗的族叔王淮奇住在瑞草桥,轼常拜访。他善于酿酒。弗的堂妹王闰之此时虽只十一岁,对轼不凡器宇留下深刻的印象。

嘉祐四年己亥(1059年), 二十一岁。九月服除,十月随夫侍父舟行出三峡过鄂入京,途经岷江之滨有凌云寺凿山为大弥勒佛像高三百三十尺,过忠州探访三国时名胜。十二月八日抵江陵驿。这年冬苏迈出生,迈为荆南苏氏一脉的先祖。[1]

嘉祐五年庚子(1060年),二十二岁。正月初五自荆州北上,二月十五日抵汴京。夫轼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未就。

嘉祐六年辛丑(1061年),二十三岁。正月夫轼移居怀远驿准备制科。七月秘阁试六论。八月二十五日殿试试入三等。自宋以来唯吴育与轼而已。父洵于宜秋门购得南园,奉父迁入。九月轼授官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十二月十四日到任视事。

嘉祐七年壬寅(1062年),二十四岁。随夫在凤翔。自去岁冬至今春陕西大旱祈雨太白山神,轼作〈喜雨亭记〉。

嘉祐八年癸卯(1063年), 二十五岁。随夫在凤翔。三月二十九日仁宗崩,夏四月赵曙即位曹太后权同听政。

英宗治平元年甲辰(1064年),二十六岁随夫凤翔。三月夫与王彭论佛法。十二月夫磨勘转殿中丞,十七日任满还京。

治平二年乙巳(1065年),二十七岁。正月还汴京,夫差判登闻鼓院。帝欲召入翰林知制诰,为宰相韩琦所阻。二月夫召试秘阁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五月二十八王弗卒于京师年二十七。朝廷追封通义郡君。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二十五日父苏洵卒,六月夫与弟辙舟载护父丧归蜀,王弗柩随载西行。治平四年(1067年)四月护丧返抵眉山。八月葬父柩与母程夫人同穴。王弗柩于合墓之西北八步,长眠于武阳安镇山上老翁泉之阳。苏轼悲痛为作《亡妻王氏墓志铭》。[2]

熙宁八年(1075年),此时苏轼四十岁,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王氏,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念亡妻。

纪念

青神县唤鱼池,青神县位于岷江之滨。《蜀中名胜记》载:「县之名胜在乎三岩。三岩者,上岩、中岩、下岩也。今惟称中岩焉。」岷江入中岩山门,细草微风,涧水潺潺。行数十公尺,山青如黛,群花杂树中飘着一丛丛乳白的花,细观两瓣平举如翼,一瓣悬月如尾,一瓣如玉颈奋前,张头寻觅,且清香馥郁。请教山中人,曰:形如飞凤,为王弗爱物,叫飞来凤。中岩有座书院,青神乡贡进士王方执教的地方。中岩下寺丹岩赤壁下,绿水一泓,平静如半轮明月,传为慈姥龙之宅。苏轼读书时常临流观景:「好水岂能无鱼?」于是抚掌三声,立时,岩穴中群鱼翩翩游跃,皆若凌空浮翔。苏轼便对老师王方:「美景当有美名。」王方遍邀诸生投笔竞题,终不适意,最后苏轼才题名:「唤鱼池」。此时王方女王弗也使丫鬟从瑞草桥家中送了题名,红纸怡上:「唤鱼池」三字,众人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璧。」后苏轼手书「唤鱼池」三字刻在赤壁上,经可三丈,秀美俊拔。后人在青神中岩寺唤鱼池畔立有苏轼与王弗塑像。

形象

电视剧中王弗扮演者

剧名演员电视台年份
刁蛮娇妻苏小妹董维嘉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2010年
苏东坡林心如北京小百花文化艺术中心2012年
东坡家事黄颖君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2015年

注释

  1. 松滋市杨林市镇苏家坪村生活着千名苏轼后裔。2013年苏家坪村村民苏振元在村里发现了一本「苏氏族谱」,上面记载「坡公长君迈,于元丰七年支分江西南昌派衍眉山之瓜瓞,九世荣成志成二公于顺帝三十三年冬,迁湖北之荆南卜居此地,名苏家坪」,
  2. 《苏轼文集-卷十五》:「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成之西。其明年六月壬,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君得从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