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篇

玉篇》(c. 543)是南梁顾野王所撰的一部声韵学方面的字书,共30卷[1]。共有542部首,收字12158个,每个字给出反切注音与释义,少数有注释。

明代建阳进德堂刻印的《玉篇》(1492)
日本大津市石山寺《玉篇》第27卷(摹本)

内容

《玉篇》之体例仿《说文解字》,共分542部,讲文本声韵,疏隶变之流。封演《闻见记》宣称《玉篇》共16917字。《玉篇》与《说文》不同,先出反切,点出读音,再引用《说文》之释义,价值更胜于《说文》。《玉篇》相较于《说文》,部首有增亦有减,少了〈哭〉、〈延〉、〈画〉、〈敖〉等11部,多了〈父〉、〈云〉、〈喿〉、〈冘〉、〈处〉等13部。孙愐《唐韵序》说:“及案《三苍》、《尔雅》、《字统》、《字林》、《说文》、《玉篇》……并列其中。”唐代高僧慧琳的《一切经音义》中引用了大量《玉篇》。

《玉篇》是《说文》后4个世纪以来收字最多的字典,还别收了这段时间新产生的上千个新字俗字,其中有许多被简化字采用。例如《玉篇》载“”字有流行的俗字“”,即被简化字采用。[2]:116

白一平评价《玉篇》:

原本《玉篇》是一部有30卷的大作,唐宋时期涌现出许多缩略本和修订本,其中常杂有原反切;原书仅剩残卷(16917字中幸存约两千字),传世《玉篇》不是构拟早期中古汉语音韵的可靠材料。[3]:40–41

孙强含51129字的《玉篇》修订本(760)篇幅不及原本158641字的三分之一。1013年,宋朝学者陈彭年编写校订本《大广益会玉篇》。日本高僧空海将一本《玉篇》原本于806年带回日本,编成《篆隶万象名义》(c. 830),它也是现存最早的日本国语辞典。

版本

顾氏原本在宋代已亡佚。今所传本已非顾氏原书,自唐孙强增加字数,宋陈彭年吴锐邱雍等又重修,称《大广益会玉篇》,共有22561字。

黎庶昌出使日本,得唐写本四卷,注文甚详,未经增删,称为《玉篇零卷》。

注释

  1. 隋书·经籍志》着录作31卷
  2. Creamer 1992.
  3. Baxter 1992.

参考数据

  • 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网络版)》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王力语言学词典》(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第一版)。
  • 《汉语史稿》(重排版),王力中华书局二〇〇四年第二版。
  • 原本玉篇の覆印本: 巻18后分巻22巻27巻27 (国会図书馆近代デジタルライブラリー)
  • 冈井慎吾. . 东洋文库. 1933 [2022-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1).
  • 『封氏闻见录』巻二、文本に「梁朝顾野王撰《玉篇》三十巻、凡一万六千九百一十七字。」とあるのによる
  • 『大広益会玉篇』の巻头に「唐上元元年甲戌歳四月十三日、南国処士富春孙强増加字」とある
  • 冈井慎吾(1933) p.205 による
  • Baxter, William H. 1992. 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ISBN 3-11-012324-X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