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經

無常經》(梵:Anityatā Sūtra),又名《三啟經》,唐朝武后大足元年,義淨三藏於洛陽大福先寺譯出[1],有藏語譯本以及西夏語譯本的殘葉[2][3]。古代印度佛教為亡者送葬,會諷誦《無常經》,然後各念無常,還歸住處[4][5]。於午後或日暮於寺院佛陀行讚詠之禮時,亦多諷詠此經[6]

經題

本經前有十頌左右讚嘆三寶,次為經文正文,最後十餘頌迴向發願,節段三開,故名為三啟經,傳說此偈頌馬鳴所作[6]

無常,字面意義為變異,意思是一切世間萬物終將變異而壞滅,無常存者。

內容

全經旨在述說人生而無常,為老、病、死這三法所,因此如來出現於世,教導眾生解脫及調伏煩惱之法。本經與《雜阿含經》1240經、《別譯雜阿含經》67經,雖說法對象不同,一為對諸比丘說,一為對波斯匿王說,但內容大致相近。又《雜阿含經》第346經亦與本經相通[7]

註解

據《新編諸宗教藏總錄》記載,《無常經》的註釋,有法藏《無常經疏》一卷、省辯《無常經新鈔》六卷、遇榮《無常經直釋義記》一卷。現皆亡佚,僅韓國松廣寺藏有《無常經新鈔》斷簡[8]

參考來源

  1. 開元釋教錄》:「無常經一卷(亦名三啟經大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於東都大福先寺譯)」
  2. .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3. 崔紅芬; 文健. .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4.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佛言於叢薄深處,令其北首,右脇而臥,以草稕支頭,若草、若葉覆其身上。送喪苾芻可令能者誦三啟無常經,并說伽他為其呪願。」」
  5. 南海寄歸內法傳》:「然依佛教,苾芻亡者觀知決死,當日舁向燒處,尋即以火焚之。當燒之時,親友咸萃在一邊坐,或結草為座、或聚土作臺、或置甎石以充坐物,令一能者誦無常經半紙一紙,勿令疲久,然後各念無常,還歸住處。」
  6. 南海寄歸內法傳》:「每於晡後或曛黃時,大眾出門繞塔三匝。香花具設並悉蹲踞,令其能者作哀雅聲,明徹雄朗讚大師德,或十頌或二十頌,次第還入寺中至常集處。既其坐定,令一經師昇師子座讀誦少經。……所誦之經多誦三啟,乃是尊者馬鳴之所集置。初可十頌許,取經意而讚歎三尊。次述正經,是佛親說。讚誦既了,更陳十餘頌,論迴向發願。節段三開,故三啟。」
  7. 印順. .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8. 朴鎔辰. .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6).

外部連結

三啟無常經

相關經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