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
炮兵是指用火炮进行作战的兵种,砲兵军官和士官需要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和物理知识,来计算复杂的弹道学以击中目标[1],通常是利用强大而且廉价的充足火力和较远的射程,支持和掩护步兵、工兵、骑兵和装甲兵的攻击与防守,也可以直接摧毁目标。近年来除了传统大砲兵主义的全面轰炸模式,由于现代作战节奏加快,则是使用了光学和卫星、雷达制导,先进砲弹虽较复杂,但精度甚至也可以击落来袭军弹[2],各国陆军多开始寻求以合成信息化的方式进行高准度砲战[3][4]。一个完整的炮兵部队包含观测员及弹药补给单位。

1812年,法国大军团的两位炮兵军官。
在中国最早的炮兵部队是明朝的神机营,这是禁军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在18世纪的法国,炮兵军官让·巴蒂斯特·瓦凯成立一个专门处理火药的军事部门,可视为欧洲最早的砲兵部队,在此之前的火炮是由军工部门和机械技师负责[5],随着拿破仑战争的战术发展,炮兵被视为能够主宰战场的重要兵种,受过专门训练的法国砲兵军官成功领导和协调炮兵在混乱的战斗中支持步兵和骑兵[6],据传炮兵军官出身的拿破仑曾称炮兵为「战争之王」。
种类
- 野战砲兵
- 防空砲兵
- 飞弹砲兵
- 铁路砲兵
- 主要使用列车炮作战。
- 骑马砲兵
- 或称骑炮兵,平时骑马移动,战斗时立即下马并组装轻型火砲进行作战。
- 反装甲砲兵
- 使用反战车砲作战,现今较少出现独立编制,其功能已被步兵部队取代。
- 海岸砲兵
- 主要使用岸防炮等武器保护重要据点,其性质与要塞砲兵相同。
- 海军砲兵
- 使用舰炮在船舰上作战,用于打击其他船只或轰炸沿海目标。
组织
- 侦察先遣组
- 侦察先遣组负责寻找合适的射击位置。然后他们运行「路线侦察」,确保部队移动没有问题,这需要考虑掩护、隐蔽、障碍物、伏击点、污染区域、路线标记、替代路线以及穿越路线所需的时间和距离。一旦选择了一个新的位置,先遣组就会进行扫荡,确认没有敌军、地雷或诱杀设备。砲兵指挥官会增援部队以清除敌军和障碍,一旦位置安全,先遣队就会开始创建阵地并护送火炮至定位。
- 前进观测员(FO)
- 前进观测员会占据一个可以观察目标的位置,并使用地图、双筒望远镜、雷射测距仪、雷射指示器等工具传达目标的位置,有些受过专业训练的前进观测员还可以指挥密接空中支持和海军火力支持。前进观测员不会直接与射击单位联系,而是通过射击指挥中心来通知目标位置。
- 射击指挥中心(FDC)
- 射击指挥中心负责计算射击数据和射击方向,首先需要知道目标的精确位置,计算从火炮到目标的距离和方向,接着校正相关数据,包含火砲和目标之间的高度差异、推进剂温度、大气条件,甚至地球的曲率和旋转。在大多数情况下,射击指挥中心会牺牲准确性来换取速度,现代的射击指挥中心已经电脑化,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计算发射数据。
- 射击单位
- 射击单位会接收射击指挥中心的命令,包含弹药类型、引信设置、发射药包、方位高度。最后针对目标实施打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