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垒
潘垒(1926年8月4日—2017年7月22日),原名潘承德,又名潘磊,笔名心曦,越南华侨,台湾著名电影导演和作家,被誉为「台湾艺术电影之父」。[1]
潘垒 | |
---|---|
导演 | |
本名 | 潘承德 |
别名 | 心曦(笔名) |
国籍 | ![]() |
籍贯 | 广东合浦 |
出生 | 1926年8月4日![]() (今 ![]() |
逝世 | 2017年7月22日![]() | (90岁)
职业 | 导演、作家 |
生平
潘垒于1927年出生于越南海防。二战期间,潘垒随家人移居中国云南,并于昆明就读中学。其曾于二战时期自愿从军,1949年因国共战争移居台湾。来台后,潘垒原本在台北的小型百货公司任职,尔后他创办了《宝岛文艺》月刊,并持续创作《红河三部曲》、《魔鬼树》、等小说。[2][3][4]
1950年代末期,潘垒开始将自己的小说《血渡》改编成剧本。在当时的中央电影公司总经理李叶的推荐下,他加入中影成为电影编剧。他的第一步执导作品《合欢山上》由当时知名台语女演员小艳秋演出[5]。
1962年,潘垒拍摄电影《台风》参加亚洲影展(亚太影展前身),最后由唐宝云得到亚洲影展最佳女配角和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本片让潘垒知名度大为提升,引起香港邵氏公司创办人邵逸夫注意。潘垒最后在台湾组成「邵氏外景队」拍摄多部剧情片,将兰屿、阿里山等台湾风景收录其作。[6][5]
参考数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