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尼拔行動

漢尼拔行動德語:)為納粹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所發起的大型海上撤退行動,從1945年1月中到5月,將德軍部隊和平民從庫爾蘭口袋波兰走廊東普魯士撤往西方國家,以逃離蘇聯紅軍東普魯士攻勢東波美拉尼亞攻勢和各個輔助作戰。

難民蜂擁前往位在東普魯士皮劳的港口

在希特勒自殺前,納粹德國將不可避免地持續進行戰爭,然而隨著紅軍的逼近與惡行不斷,最終引發了納粹德國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撤退行動前後共超過15週的時間,動用了484至1,080艘各式船隻進行撤離[1],並以德國海軍作為掩護,將800,000至900,000名的難民和350,000名士兵(另一說為共200萬名[2])乘船通過波羅的海至還處於德國佔領狀態的丹麥,這是超過敦刻爾克大撤退3倍規模的人數。

情勢

1945年4月6日至9日苏联对柯尼斯堡的进攻

自1945年1月13日開始,由伊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將指揮的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罗科索夫斯基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於1945年1月23日至2月10日期間發起了東普魯士攻勢,夾擊進攻東普魯士。德國海軍元帥卡爾·鄧尼茲命令海軍大將奧斯卡·庫梅茲康拉德·愛格哈特少將等海軍運輸指揮部長官,策劃和執行「撤離行動」(Rettungsaktion)[3],鄧尼茲在1月23日以無線電對從波蘭佔領的港口—格丁尼亞,下令開始撤離所有即將被蘇聯佔領的平民與士兵,作戰代號定為漢尼拔;根據鄧尼茲在戰後撰寫的回憶錄,他希望達到的目標是盡可能疏散民眾,以遠離蘇聯紅軍[4]。邓尼茨表示:“拯救东部的人民是我们武装部队仍然需要执行的重要任务,如果我们不能保住他们的家园,那么我们至少可以保住他们的命。”

行動

難民抵達了西方的港口,此時該地已被英軍所佔領

撤離行動自1月23日開始,德國船隊冒著英軍轟炸機的轟炸和掃射、波羅的海的水雷、蘇聯的軍機和潛艇開始橫渡整個海域。1月30日威廉·古斯特洛夫號郵輪、漢莎號和捕鯨船沃爾特·勞號自德佔波蘭的格丁尼亞港口出發,前往基爾。但漢莎號因為機械故障而回港返修,而載著10,000名乘客的古斯特洛夫號仍然按照它原訂的航程出發。古斯特洛夫號之後在波美拉尼亞海岸被蘇聯潛艇S-13所發現,並被其所發射的魚雷擊沉,近9,400人死亡,為史上最大的一次海難。沃爾特·勞號則載著難民抵達了埃肯弗爾德(Eckernfoerde)。之後,自皮勞出發的馮·施托伊本將軍號,載著约5,200名傷兵和平民前往斯維內明德,接著也被S-13潛艇所擊沉,只有300人生還。3月初一隻由舍爾海軍上將號裝甲艦、3艘驅逐艦與T-26魚雷艇組成的特遣艦前往伍林掩護撤退,海軍並設法撤離了75,000名士兵與難民,在行動中有船隻被盟軍轟炸機所擊沉,如載著11,000人的德意志號客輪。在4月4日至5日凌晨,德軍利用快艇、登陸船疏散了近30,000名士兵運至海爾半島,估計光是四月份就有265,000人從但澤撤至海爾半島[5]。4月15日另一隻大型撤退船隊徹走了超過20,000名士兵和難民,4月16日戈雅號客輪被蘇聯潛艇L-3所發射的魚雷擊中沉沒,超過6,000人遇難,僅183人生還。5月1日至5月8日已有超過150,000人被移送往海爾半島沿岸,在5月8日晚上9點,1945年的德國戰爭最後一天,德國集結了94艘船的巨大船隊從拉脫維亞利耶帕亞離開,載著18,000人前往西方。不久德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了戰爭。

損失

除了損失了戈雅號、古斯特洛夫號和施托伊本將軍號外,在漢尼拔行動的15個星期裡,德國還損失了各式船隻158艘[6]

相關條目

資料來源

  1. Williams, David, Wartime Disasters at Sea, Patrick Stephens Limited, Nr Yeovil, UK, 1997,第225頁中指出使用494艘船隻
    Brustat-Naval, Fritz, Unternehmen Rettung, Koehlers Verlagsgeschellshaft, Herford, Germany, 1985,第240頁中指出使用790艘船隻
    Koburger, Charles W., Steel Ships, Iron Crosses, and Refugees, Praeger Publishers, NY, 1989,第92頁中指出使用1,080 艘船隻
  2. 《希特勒公海艦隊》,第201頁
  3. Koburger, Charles W., Steel Ships, Iron Crosses, and Refugees, Praeger Publishers, NY, 1989,第71頁。
  4. Dönitz, Karl, Memoirs, Ten Years and Twenty Days, Da Capo Press, NY, 1997.
  5. . [2010-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6. Koburger,第107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