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武蘭遺址
淇武蘭遺址,位於宜蘭縣礁溪鄉二龍村及玉龍村交界[1],是噶瑪蘭族淇武蘭社的舊社遺址。具有上、下兩文化層,上文化層應為17世紀荷蘭文獻所記載噶瑪蘭族淇武蘭社的遺留,年代距今約600~100年前;至於下文化層,年代距今約1300~800年前,不排除與上文化層具有整體深層結構上的一致性。[2]
地理環境
淇武蘭遺址坐落於臺灣蘭陽平原的北側邊緣,得子口溪流經遺址中心[1],南方有茅埔圳(武暖河)匯入,海拔高度約2公尺。淇武蘭地區自距今2000多年來,由靠海的河口或海岸環境,逐漸隨著海岸線東移及河川帶來的沖積而平原面擴大,經歷沼澤濕地-變乾-成陸的演變過程。[2]
研究史
淇武蘭遺址於2001年5月因宜蘭縣政府進行「礁溪鄉得子口溪第六期治理工程」而發現[3][4],6至7月間曾進行試掘調查工作。其後,又因以下兩項工程案「北宜高速公路頭城蘇澳段第C510標礁溪四城段橋梁工程」及「北宜高速公路頭城蘇澳段台電管路工程得子口溪路段(C510標)推管工程」之施工範圍與遺址重疊而進行搶救發掘[4]。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受宜蘭縣政府委託,於2001年11月至2003年5月間進行搶救發掘。[2]
遺址面積約200000m2[5][1],共計發掘262個探坑,大小包括4*4m2計217坑、3*4m2計7坑、2*4m2計27坑、2*2m2計10坑、1*2m2計1坑,總計發掘面積為3814m2。[2]
研究成果
參考來源
- 陳有貝. . 台灣大百科全書. 文化部. 2009-09-24 [2023-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9) (中文(臺灣)).
- 陳有貝、邱水金、李貞瑩. .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2007.
- 何傳坤; 邱水金; 林德牧.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訊第213期.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05 [2023-05-10].
- 蘭陽博物館. . 蘭博電子報第39期. 蘭陽博物館. 2008-04 [2023-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中文(繁體)).
- 劉益昌、陳俊男、鍾國風、宋文增、鄭德瑞. . 內政部委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 2004.
- 蘭陽博物館. (PDF).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