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壺

安平壺,又稱宋硐。開始製作於明朝的航海貿易時期,製作之地為福建省閩北邵武窯,常見於台灣、福建與江西。安平壺有過幾種不同的名稱如宋甕宋陳甕明瓷龜甕火藥罐等,但這些名稱的意涵不明,且並無任何證據,近世以大量出土之地點臺灣臺南市安平命名,稱為安平壺,得到普遍認同。

安平壺

造型

安平壺是平凡而具有獨特風韻的小瓷罐,壺身素雅樸實。胎色灰白,或帶褐點,釉色作灰白、灰青,或青色,以青瓷、青白瓷、冰裂紋為主。口部中等大小,短頸、寬折肩、縮腰,收底至底徑等同於口部。有厚胎與薄胎兩種,也有厚胎直筒的特殊造型、高度為11或18公分。身部由上下兩部分開製作,再行接合,接合處在腹部中段,身部內外有接痕。以瓷土為胚胎,內外施,釉色作灰白,器身毫無裝飾。

用途

民間稱安平壺為國姓瓶,相傳為鄭成功渡海攜來,攻打荷蘭人時所用的火藥罐,內填火藥作為攻戰之器,然此說並無任何證據,也看不出可能性;也有人推測其為裝置茶葉作運輸用途,然18世紀末台灣並不產茶,安平壺卻在台灣大量出現。安平壺最初作用,推測為某一種物質的容器,然究為何物,至今未有定論。

安平壺也有作為墓志之用,壺身刻以銘文,此用途主要見於江西,在台灣作為墓志用途只有三例,另外,台灣台南地區的西拉雅族也曾用安平壺來祭祀阿立祖

現況

20世紀開始,活耀於台灣的文人認同安平壺造型敦厚、內斂且靜穆,以為古樸高雅的象徵,收藏安平壺蔚為風尚,特別流行於台南文化界。民間也有將其作為盛裝食物的容器,或醃漬食物的甕罐。

目前在安平亦有振興安平壺的活動,一個稱為「安平壺底釀王城」的計畫正由產學界聯合推動[1]

参考

  • 陳信雄,《陶瓷臺灣》,晨星出版,2003。
  1. 南台產學合作 安平壺再出發,中華日報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