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蛇神龙属
海蛇神龙(属名:Kaikaifilu)是南极洲洛佩斯·德·贝托达诺组地层晚白垩世部分发现的一种沧龙科,生存于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即“恐龙大灭绝”之前,曾被认为是最大的海王龙亚科成员之一,同时也是最大的南极沧龙科成员,[1]但这种分类后来则遭到质疑。
海蛇神龙属 化石时期:马斯特里赫特期,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Reptilia |
目: | 有鳞目 Squamata |
总科: | †滄龍總科 Mosasauroidea |
科: | †滄龍科 Mosasauridae |
属: | †海蛇神龙属 Kaikaifilu Otero et al., 2016 |
模式種 | |
†赫氏海蛇神龙 Kaikaifilu hervei Otero et al., 2016 |
描述
该物种的颅骨接缝融合良好,外髁和上髁(肱骨上用于连接肌肉的嵴)发育相当完善,且骨骼密度较大,表明该个体已经成年。其正模标本保存的颅骨部分长约0.7(2.3英尺),根据其近亲海怪龙推测颅骨全长1.1至1.2(3.6至3.9英尺),使海蛇神龙成为南半球最大的沧龙之一。[1]格雷戈里·S·保罗估计其体长约为10(33英尺),体重约为3公噸(3.3短噸)。[2]
除体型外,海蛇神龙还具有一个区别于其它沧龙类的特征组合:眼眶边缘前端具有突出的嵴,鼻骨间同样具有嵴(与海怪龙不同);额骨形状也和莫那龙不同――呈三角形且与颅顶眼及鼻骨接触;另外,其颅骨宽度从眼眶前面开始收缩;肱骨也十分粗壮。[1]
海蛇神龙具有异型齿,即牙齿存在多种形态:包括没有磨损面的中型圆锥形齿、外及内表面有二到三个磨损面的中型圆锥形齿、没有磨损面的大型圆锥形齿以及较小较钝且具有D形横切面和柔软牙釉质的牙齿(可能为生长中的牙齿)。[1]另一种具有异型齿的沧龙为沙漠龙。[3]目前尚不清楚为何海蛇神龙和沙漠龙具有不同于近亲的异型齿,但这些可能与两者独特的食性有关。
发现与命名
2011年,智利古生物科考队在南极洲西摩岛洛佩兹·德·贝托达诺组上层收集到了一只大型沧龙颅骨与相关颌骨残片、肱骨碎片和约30颗单独的牙齿。标本编号为SGO.PV.6509,发现于马斯特里赫特期的岩层中,[4]位于距白垩纪-古近纪边界以下约200(660英尺)处。[1]
与其他发掘于西摩岛的化石不同,海蛇神龙化石颜色发黄,推测可能是因为其标本内含有的矿物发生了蚀变,化石发现时就已严重风化,颅骨右侧朝上翻倒,许多部位只存在于浇筑模型中。[1]
分类
2016年有数个系统发育分析尝试确定海蛇神龙的演化关系,并皆显示该属与海王龙亚科的海王龙和海怪龙关系较近。四项分析之一的结果如以下分支图所示。[1]但在近年,因为其正模标本过于破碎且具有许多不属于海王龙亚科的特征,许多研究者并不同意此类分类观点。[5][6]
沧龙超科 Mosasauroidea |
| ||||||||||||||||||||||||||||||||||||||||||||||||||||||||||||||||||||||||||||||||||||||||||||||||||||||||||||||||||||||||||||||||||||||||||
古生物学
先前在南极发现的沧龙类包括沧龙、倾齿龙、莫那龙、扁掌龙、平齿蜥等,但都仅发现了牙齿,其中部分与海蛇神龙牙齿形态吻合,说明南极可能并不存在这些其它种类的沧龙,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讲通常不会同时具备这么多的顶级掠食者。[1]海蛇神龙和极泳龙亚科成员(如极泳龙属)处于同一生境,且极泳龙可能是海蛇神龙的猎物之一。[7]
参考文献
- Otero, R.A.; Soto-Acuña, S.; Rubilar-Rogers, D.; Gutstein, C.S. . Cretaceous Research. 2016, 70: 209–225. doi:10.1016/j.cretres.2016.11.002.
- Paul, Gregory S.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2: 168. ISBN 9780691193809.
- Leblanc, A.R.H.; Caldwell, M.W.; Bardet, N.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2, 32 (1): 82–104. doi:10.1080/02724634.2012.624145.
- Crame, J.A.; Francis, J.E.; Cantrill, D.J.; Pirrie, D. . Cretaceous Research. 2004, 25 (3): 411–423. doi:10.1016/j.cretres.2004.02.002.
- Paulina Jiménez-Huidobro; Michael W. Caldwell. (PDF).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2019, 7: 47. Bibcode:2019FrEaS...7...47J. S2CID 85513442. doi:10.3389/feart.2019.00047 .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2-13).
- Garvey, S.T. (学位论文). Cincinnati, Ohio: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1–136. 2020 [2023-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2).
- O'Gorman, J.P.; Gasparini, Z.; Salgado, L. . Antarctic Science. 2013, 25 (1): 71–82. doi:10.1017/S095410201200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