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帶矽
浮帶矽(英語:)是利用垂直式區域熔煉技術所得到的高純度矽。先是1953年美國陸軍通訊兵團的科學家保羅·開克(Paul H. Keck,1908年6月28日-1963年4月8日)與馬塞爾·儒勒·埃都瓦·高萊以區域熔煉法製備出矽單晶。[1] 後來又有1955年貝爾實驗室的Henry Theuerer改良威廉·加德納·普凡純化鍺的程序而開發出相關技術。在垂直式的區域熔煉裡,熔融矽有足夠的表面張力避免爐料固液分離,如此便可不用再加裝密閉容器防止矽被汙染。
若欲取得高純度的矽,浮帶矽製程是柴式拉晶法的替代方案。以此法精煉之矽可以做到碳、氧等雜質濃度極低。另一種雜質氮可以控制微小的晶體缺陷,而且有置換型固溶強化的效果,是故在晶體的成長階段常常人為刻意滲氮保留一點點氮雜質。
浮帶矽受限於成長時必須控制表面張力,所以製造出來的晶圓直徑通常不超過150毫米。一條超純電子級多晶晶棒通過一環射頻加熱線圈,在該晶棒上產生一小段熔融區長晶。一小顆晶種置於一端以啟始晶體成長。整個製程必須在通惰性氣體或在真空腔體吹淨中進行,盡可能避免汙染。因多數雜質在矽中的平衡分離係數小於1,故雜質往液態之熔融浮區移動被帶走。特殊摻雜技術如核心位置摻雜、小球摻雜、滲氣摻雜、中子轉化摻雜等等可以達成雜質濃度均勻一致。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 Michael Riordan & Lillian Hoddeson著,葉偉文譯,原書名《Crystal Fire: the birth of the information age》,中譯名《矽晶之火》,台北市:天下文化出版,1997年,ISBN 957-621-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