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原郡

洪原郡 Hongwŏn gun */?)位于朝鲜咸镜南道中南部,临近朝鲜东海。洪原郡的面积有905平方公里,郡厅位于洪原邑新兴里。根据1990年的人口统计,洪原郡有居民100,893人[1]

地理

洪原郡位于咸镜山脉的西北部,山脉有多座山都位于郡的境内,高度从300米到1300米不等,最高的山峰是有1681米的八峰

郡内的主要河流有起源于豆芜山西大川及起源于香坡山东大川

洪原郡的海岸线比较平坦,环绕着洪原湾()。洪原湾位于郡的东南部,面向朝鲜东海。

由于有海风的调节,洪原郡在海岸的气候与内陆山区的气候的差别很大。

经济

洪原郡的经济历代都是以农业为主,主要的产物有大米黄豆珍珠米大麦马铃薯。此外,沿岸亦有渔业发展。虽然洪原郡有矿产,但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大,主要的矿产有:石灰萤石石墨

历史

在洪原郡曾发现有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可见人类在当地生活的历史很悠久;在景云面曾发现青铜器时代的对象。

公元6世纪,新罗真兴王占领汉江流域后继续北进,占领了今日咸镜南道的部份地区,包括今日的洪原郡。到了公元9世纪,今日的咸镜道平安道都是渤海国的领土,由南京南海府管治。其后,渤海国为契丹所灭,而契丹后来亦被金朝所灭。到了元朝时,洪原郡成为了高丽的一部份。

  • 1914年:行政区域改编,原来的社及面合并,成为州翼面()、景浦面()、云浦面()、龙源面()、龙川面()、平浦面()、好贤面()、希贤面()、鹤泉面()、龙云面()、甫青面() 等11个面。
  • 1936年:州翼面改称为洪原面 (),景浦面与云浦面合并成为景云面 (),龙川面与平浦面合并成为龙浦面 ()、部份地区划入龙源面,好贤面与希贤面合并成为普贤面 (),甫青面与龙云面一部份及原被划入咸州郡、1920年并入的东退潮面合并成为新的三湖面 (),鹤川面与龙云面合并成为云鹤面 ()
  • 1941年:洪原面升格成为洪原邑
  • 朝鲜光复前的1944年,洪原郡分为以下1个邑6个面:洪原邑、景云面、龙源面、龙浦面、普贤面、云鹤面和三湖面,并设有洪原警察署。
  • 1952年12月:洪原郡的洪原面、景云面、普贤面及云鹤面合并进洪原郡里,原各面所属的里现在直属洪原郡。
  • 1988年7月:신성리及景兴里合并进景浦里,成为今日的景浦劳动者区

旅游/名胜

著名人物

领导

  • 郡守
    • 申右均 (신우군)

世系

参考

  1.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数据
  2. . [2007-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参看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