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会议

波羅的海會議英語:愛沙尼亞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是一個區域政府間組織,促進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之間的合作,試圖令三國在眾多國際議題上有共同立場,但會議的決定只具有建議地位。波羅的海會議的預算由三國政府負擔。會議的官方語言是愛沙尼亞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總部位於拉脫維亞里加

Baltic Assembly
Baltic Assembly
国徽
波羅的海會議成員國(綠色)
波羅的海會議成員國(綠色)
總部里加
工作語言
类型政府間組織
成员
领导人
 总干事
拉脫維亞 Agnija Antanoviča
 爱沙尼亚代表团秘书
爱沙尼亚 Merilin Reepalu
 拉脱维亚代表团秘书
拉脫維亞 Ingrīda Sticenko
 立陶宛代表团秘书
立陶宛 Renata Godfrey
历史
 成立波罗的海会议
1990年12月1日
 通过波罗的海会议章程
1991年11月8日
 波罗的海会议结构和规则协议
1994年6月13日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加入北約
2004年3月29日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加入歐盟
2004年5月1日
面积
 总计
173,116平方公里
人口
 2020年估计
6,043,273
 密度
34.9/平方公里
GDPPPP2020年估计
 总计
2.19億美元[1][2][3]
GDP(国际汇率)2020年估计
 总计
1.24億美元[1][2][3]
货币歐元EUR

參見

  • 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

參考資料

  1.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19 [202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2. . IMF. [202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3.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2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