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琨

永琨1743年3月11日—1803年2月16日),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将军,号玉华主人,喜好吟诗唱和。大清和恭亲王弘昼第七子,乾隆帝之姪,喀喇沁多罗郡王丹巴多尔济的岳父。封不入八分辅国公散秩大臣出身,历任荆州将军宁夏将军绥远城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等八旗驻防将军,后因罪被嘉庆帝贬为奉国将军嘉庆八年(1803年)永琨过世后,嘉庆帝谕道:「永琨系朕叔父和恭亲王之子,本为近派宗室,今闻溘逝,朕心殊为悼惜,着派散秩大臣绵懃携带陀罗经被赏赐,仍带侍卫十员,赐奠茶酒。永琨从前原系不入八分公爵,嗣因获罪革去,今既病故,着加恩开复不入八分公爵。」[1]

不入八分辅国公 永琨
大清不入八分辅国公
前任:考封所得
继任:三等镇国将军 绵仲
大清乌里雅苏台将军、兼正红旗蒙古都统、兼内大臣
国家清朝
时代清代中期
主君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
爱新觉罗
永琨
封爵不入八分辅国公(1776年,34岁)
族裔满洲
旗籍正蓝旗
氏族爱新觉罗氏
出生清朝高宗乾隆八年二月十六日亥时
1743年3月11日)
逝世清朝仁宗嘉庆八年正月二十五日申时
1803年2月16日)
1803年2月16日(1803岁—02—16)(59岁)
直隶省顺天府

生平

近派宗室

永琨出生于乾隆八年二月十六日亥时(1743年3月11日),其父亲为雍正帝第五子,乾隆帝弘历之弟,和恭亲王弘昼,母亲则是嫡福晋吴扎库氏(副都统五什图之女)。因此永琨是乾隆帝的姪子,是当时的近派宗室之一。

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十九日(1776年2月8日),通过考封制度,永琨等二十名宗室子弟获封爵位,永琨被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并且任命在散秩大臣上行走(从二品武职)。[2]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三日(1781年12月8日),永琨被授为正二品正白旗蒙古副都统[3]

乾隆五十三年二月(1788年3月),乾隆帝加恩,让永琨在干清门行走[4]同年七月,被调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5]

乾隆五十六年七月二十四日(1791年8月23日),扎萨克固山贝子丹巴多尔济被调离正红旗蒙古都统之位,乾隆帝任命驻藏办事大臣保泰补授此职,而在其未到时,让永琨暂时署理该职位。[6]十一月十三日(12月8日),49岁的永琨被升任为从一品正红旗蒙古都统。[7]

驻防将军

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793年2月2日),因为时任广州将军善德年纪老迈,乾隆帝于是决定让其返京补授正红旗蒙古都统一职,而其所遗留的广州将军由现任荆州将军云骑尉富昌调任,而原本的都统永琨则是调去担任从一品的荆州将军一职。[8]

乾隆五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1793年6月7日),乾隆帝认为宁夏将军管辖当地的满州官兵,且其辖区与蒙古游牧地区相近,因此时任宁夏将军一等褒绩公隆兴不适合担任该职,所以让他回京候旨。而荆州将军永琨乃是近派宗室,因此不适合让其任职于汉人聚居区,因此让其调任去担任宁夏将军一职。其留下的荆州将军改由庆桂接任。[9]

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一日(1794年3月31日),时任宁夏将军永琨等上奏朝廷,说明宁夏将军所管辖的蒙古正四品佐领正五品防御等职位都有所缺失,因此希望可以从当地的蒙古八旗里一起拣选保举,乾隆帝便同意按其所说,因为乾隆帝认为佐领防御等作为办理当地各佐领事务的人,而宁夏当地的左右翼蒙古若分开拣选,则应该升迁的人员并不足以满足官职的需求,所以决定同意永琨所求,二者合并一同拣选。[10]十二月二十六日(1795年1月16日),永琨被调任为绥远城将军[11]

乾隆六十年八月四日(1795年9月16日),乾隆帝因为想到恒瑞在外任职已久,又考虑其乌里雅苏台将军之职颇为重要,因此让永琨补授正白旗汉军都统,并且担任乌里雅苏台将军之职,而恒瑞则改任绥远城将军。[12]九月七日(10月19日),永琨又被调去担任黑龙江将军,并且乾隆帝说道:「永琨是我的姪子,最近的宗室成员,想来他会顾惜体面,等他到黑龙江时,必须要痛惩陋习,为朝廷实心办事。」[13]九月二十一日(11月2日),由于打牲乌拉总管舍尔图被革职发往伊犁充当苦差,因此乾隆帝便让吉林将军秀林和刚上任的黑龙江将军永琨一同商议后,从齐齐哈尔城协领内拣选一人推荐。[14]

嘉庆元年(1796年),直隶大名道皂头段文经与元城县快头徐克展因为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打着「大明」旗号,以八卦教名义发动武装起义,杀死当时的大名道道员熊恩绂。而永琨在这一年捕获了他的同党郑见贵,因此因功被交部议叙。[15]同年十二月七日(1797年1月4日),太上皇乾隆决定罢免掉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地的八旗兵有关于云梯演习方面的训练,这件事起初是因为乾隆本来认为,驻守在各地省城的八旗满兵终日无所事事,因此下令将云梯相关的演习加入日常操练之中。但在兵部通过并下达相关命令之后,在黑龙江等这三个地方,黑龙江将军永琨上奏认为黑龙江地方对于演习一事有所不便,而乾隆也考虑到了这三个东北省份,武艺素来都很好,而当地的形势又与中原等地有所差异,所以便下令停止在这三个省份推行演习一事。[16]

嘉庆二年五月十二日(1797年5月27日),永琨被调任为乌里雅苏台将军[17]八月,永琨先是兼任了镶白旗汉军都统一职,到了这个月的二十日(10月9日),永琨再被任命兼任正红旗蒙古都统之职。[18]

嘉庆四年正月二十一日(1799年2月25日),永琨再兼任内大臣之职。[19]

革职守陵

嘉庆四年,首先在三月十七日(4月21日),嘉庆帝认为永琨年老有腿疾,加上乌里雅苏台地寒,其负责的带领官兵打围等事。想必不能妥办,因此让他来京,只管理都统的事务就可以了。[20]五月三十日(7月2日),嘉庆帝又因其过往政绩平常加上滥用职权等问题,革去了永琨的都统职位和公爵,赏给他二品奉国将军爵位,并让他去清东陵当差。[21][22]

嘉庆五年三月十一日(1800年4月4日),嘉庆帝谕旨说道,考虑到之前说永琨声名平常并无证据,加上擅用八百里驿递,只不过是失察属下沿用旧习,而后嘉庆又说到永琨乃和恭亲王之子,和他是从兄弟的关系,若是让他在陵园久居,则不能体现嘉庆自己笃爱宗支的本意,因此加恩让永琨补授正二品的正白旗汉军副都统之职,并回京当差。[23]十一月时,再让他管理圆明园的八旗事务。

嘉庆八年(1803年),永琨过世后,嘉庆帝谕道:「永琨系朕叔父和恭亲王之子,本为近派宗室,今闻溘逝,朕心殊为悼惜,着派散秩大臣绵懃携带陀罗经被赏赐,仍带侍卫十员,赐奠茶酒。永琨从前原系不入八分公爵,嗣因获罪革去,今既病故,着加恩开复不入八分公爵。」[1]

家庭

  • 弘昼(1712年-1770年):大清和恭亲王,乾隆帝五弟,乾隆朝著名的「荒唐王爷」。

  • 完颜氏:从二品散秩大臣博第(曾历任奉天将军、黑龙江将军等要职)之女。[24]

  • 绵令(1765年-1797年):永琨长子,完颜氏所生。爵封三等辅国将军,官至正四品二等侍卫。[24]
  • 绵仲(1768年-1814年):永琨次子,完颜氏所生。曾过继给其八叔永璔为嗣,后因其父过世时,并无儿子可以继承,于是又回归。爵封三等镇国将军,官至正四品二等侍卫。[24]
  • 绵俸(1768年-1770年):永琨三子,王氏所生。早夭。[24]
  • 绵柔(1777年-1780年):永琨四子,完颜氏所生。早夭。[24]

参考文献

  1.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2.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3.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4.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5.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6.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7.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8.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9.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0.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1.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2.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3.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4.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5. 《国史大臣列传·宗室永琨列传》:「嘉庆元年,以获段文经匪党郑见贵交部议叙。」
  16.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7.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8.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9.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20.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21.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22. 实录所记载的奉恩将军应是误载,因为《国史大臣列传》和《爱新觉罗宗谱》都是记载二等奉国将军,且之后的实录也是写作「前以永琨在将军任内声名平常又擅用八百里驿递公文。是以将其公爵将军斥革。赏给奉国将军。……并着仍兼奉国将军。」
  23. .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24. 《爱新觉罗宗谱·1册甲一·第243页》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