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 (东汉)

永嘉(145年)或作元嘉永熹永憙,是东汉皇帝汉冲帝刘炳统治时期的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计1年。

永嘉
145年
政权东汉
君主汉冲帝刘炳
历时1年
永嘉在东汉及汉冲帝时期的位置

永嘉元年正月汉质帝即位沿用。

年号名称方面,范晔后汉书》、司马彪续汉志》、皇甫谧帝王世纪》、伏侯古今注》均作「永嘉」;[1][2][3]刘珍东观汉记》作「永熹」;[4]袁宏后汉纪》误作「元嘉」。[5]清代时何焯依据史绳祖《学斋占毕》记载南宋淳熙二年邛州出土的汉隶石刻考证应为「永憙」,后来的清代学者多从「永憙」说,[6]连现今的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也从清代学者的考订以「永憙」为正。[7]其后有不少的点校古籍及诸多的历史年表采用了「永憙」说。[8]

改元

大事记

  • 永嘉元年——正月初六日,汉冲帝驾崩;二十五日,汉质帝即位。[1][9]

纪年农历对照表

表格中各月的干支即为各月的第1日,「」表示该月有30日,「」表示该月有29日,「闰月」表格中的中文数字表示该年为闰X月,各月初一底下的数字表示对应的西历日期。

公元干支纪年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闰月
145年乙酉永嘉元年 癸巳壬戌壬辰壬戌辛卯辛酉庚寅庚申己丑己未戊子戊午
2/103/114/105/106/87/88/69/510/411/312/2146/1/1

参看

参考文献

  1. 范晔.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建康元年立为皇太子,其年八月庚午,即皇帝位,年二岁。……永嘉元年春正月戊戌,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三岁。」
  2. 司马彪.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冲帝永嘉元年夏,旱。时冲帝幼崩,太尉李固劝太后及兄梁冀立嗣帝,择年长有德者,天下赖之,则功名不朽。年幼未可知,如后不善,悔无所及。时太后及冀贪立年幼,欲久自专,遂立质帝,八岁。此不用德。」
  3. 司马彪.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又《帝王世记》,永嘉元年户则多九十七万八千七百七十一,口七百二十一万六千六百三十六。……伏无忌所记,每帝崩,辄最户口及垦田大数,今列于后,以见滋减之差焉。……冲帝永嘉元年,户九百九十三万七千六百八十,口四千九百五十二万四千一百八十三,垦田六百九十五万七千六百七十六顷二十亩百八步。
  4. 李昉.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东观汉记》曰:孝冲皇帝讳炳,顺帝之少子也。年三岁,是时皇太子数不幸,国副未定,有司上言宜建圣嗣。建康元年四月,立为太子。顺帝崩,太子即帝位,尊皇后梁氏为皇太后。帝幼弱,太后临朝。永熹元年正月,帝崩于玉堂前殿,在位一年,葬怀陵。」
  5. 袁宏.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元嘉元年春正月戊戌,帝崩于玉堂。」
  6.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卷六:「钱大昕曰:史绳祖《学斋占毕》,记淳熙二年邛州蒲江县上乘院僧,辟地得古竁,封石有文二十九字云:『永憙元年二月十二日,蜀郡临邛汉安乡安定里公乘校官掾王幽字珍儒。』绳祖大父勤斋先生子坚跋之。略云:永憙之号,不见于史汉,冲帝即位改元,史传相承,以为永嘉,憙嘉文本易乱,一年而改,见于它文者几希,非此刻出于今日,孰知冲帝永嘉之为永憙也。」惠栋曰:「《袁宏纪》作『元嘉』。」何焯曰:「《宋史》,庆长以邛州蒲江县发地所得石刻作『永熹』,定为『永喜』之误。」王先谦曰:「按《左雄传》中,有『迄于永憙,察选清平』之文,则永嘉者,永憙之误也。」
  7. 点校本《后汉书》卷六校记:永[憙](嘉)元年 《集解》引钱大昕说及惠栋说改。按:史绳祖《学斋占毕》记邛州蒲江县发地得石刻,有「永憙元年」字样,故知「永嘉」为「永憙」之误。又《左雄传》有「迄于永熹,察选清平」之文,钱大昭《后汉书辨疑》谓「熹」即「憙」之讹。
  8. 如吴树平点校的《东观汉记校注》,张烈点校的《两汉记》,方诗铭《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采用了「永憙」说。
  9. 范晔.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永嘉元年正月)丁巳,封为建平侯,其日即皇帝位,年八岁。……本初元年春正月……」

参考数据

  1.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2. 刘浦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4期.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992-08.
  3. 李彦楠.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1年01期. 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社. 2021-01.
前一年号:
建康
东汉年号
145年
下一年号:
本初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